[发明专利]编码杜仲的甲羟戊酸途径的酶的基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58565.3 申请日: 2008-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2492701B 公开(公告)日: 2013-11-06
发明(设计)人: 福崎英一郎;小林昭雄;马场健史;中泽庆久;西河贵史 申请(专利权)人: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54 分类号: C12N15/54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郭文洁
地址: 日本大阪***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编码 杜仲 甲羟戊酸 途径 基因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6月20日,申请号为200810125360.9的、发 明名称和本发明相同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参与杜仲的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的基因群。

背景技术

作为类异戊二烯化合物之一的聚异戊二烯(橡胶)根据异戊二烯 单元的聚合方式的不同而分为顺式和反式。生产长链顺式聚异戊二烯 的植物已知有蒲公英、山莴苣等很多植物。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所生产的顺式聚异戊二烯作为天然橡胶在商业上广泛应 用。而关于长链反式聚异戊二烯,已知天然中有胶木等少数植物生产, 但商业上并未利用。目前,反式聚异戊二烯是化学合成,应用于高尔 夫球外皮、绷带、运动保护器具等中。反式聚异戊二烯是显示低熔点 和高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可用作绝缘体。

类异戊二烯化合物通过与碳原子数为5的化合物-异戊烯焦磷酸 (IPP)为单元的缩合反应生成。甲羟戊酸途径是类异戊二烯化合物 的生物合成中的初期合成途径之一。在动物、植物、菌类中可通过甲 羟戊酸途径生物合成IPP。

作为IPP生物合成途径,除了甲羟戊酸途径之外还存在非甲羟戊酸 途径。在植物中,在细胞质中是甲羟戊酸途径发挥作用,在色素体中 是非甲羟戊酸途径发挥作用。

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发挥作用的酶的基因在各种植物中都是公知的。 例如Kutki(胡黄连)(Picrorhiza kurrooa)中(根较多含有环烯醚萜苷) 登录了乙酰-CoA C-乙酰转移酶(碱基序列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 DQ347964,氨基酸序列的登录号为ABC74567),巴西橡胶树(合成顺 式聚异戊二烯)中登录了HMG-CoA合成酶(碱基序列的登录号为 AF429389,氨基酸序列登录号为AAS46245)、HMT-CoA还原酶(碱基 序列登录号为X54659,氨基酸序列的登录号为P29057)、甲羟戊酸激酶 (碱基序列登录号为AF429384,氨基酸序列登录号为AAL18925)、磷 酸甲羟戊酸激酶(碱基序列登录号为AF429385,氨基酸序列登录号为 AAL18926)、以及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碱基序列登录号AF429386, 氨基酸序列的登录号为AAL18927)。

中国原产的木本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生产纤维状 的长链反式聚异戊二烯。杜仲的叶、树皮和种皮中含有大量反式聚异戊 二烯(非专利文献1)。

杜仲的树皮作为滋养强壮和高血压的民间治疗药物,自古以来一直 被使用。杜仲中含有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一种-环烯醚萜的苷(京尼平 苷酸)(非专利文献2和3),其具有降血压作用。

如上所述,杜仲含有如反式聚异戊二烯和环烯醚萜苷等有用的类异 戊二烯化合物。

为了制备橡胶高含量的植物,人们希望获得参与杜仲中IPP生物合 成途径的基因。以往,在从目标生物种中获得具有某种功能的同源基因 时,是利用使用公知基因的DNA片段的杂交筛选、或者是利用公知基因 的碱基序列的缩聚PCR与接下来的5’-RACE、3’-RACE和RP-PCR组合的 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准确性低,很麻烦。特别是目标基因的保守区 域不明确时,则难于采用这些方法。

对杜仲的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非专利文献4和5)。非专利文献4 中报道了参与甲羟戊酸途径的酶之一-HMG-CoA还原酶的基因及其序 列。但是参与甲羟戊酸途径的除此之外的酶则未见报道。

非专利文献1:Bamba T,Fukusaki E,Nakazawa Y,and Kobatashi A, In-situ chemical analyses of tran-polyisoprene by 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microapectroscopy in a rubber-producing plant,Eucommia ulmoides Oliver.Planta 215:934-939(200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5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