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导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7491.1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光鸿钢构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碳纤维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导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电流过载、导线过热而导致导线的绝缘护套损坏产生短路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火灾的发生,现有技术中有耐火导线,这种耐火导线采用导线外绕包2-4层云母带,外部挤塑绝缘护套。这种电线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生产速度慢,致使其不能进人民用领域。为此,又有人进行了耐过载防火电线的研究,采用导线外部纵包云母带,外部挤塑绝缘护套,但在实际缠绕试验中,云母层很容易损坏,导致云母带敞开露出导线,无法达到耐高温防火的目的,不具备实用价值。
现有技术的导线大多为金属导线,对于不断减少的金属资源来说较不环保,部分碳纤维导线虽然减少了金属资源的消耗,提高导电性能的同时,还存在耐高温性能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省了金属资源,成本低,不易损坏,具有实用价值的耐高温碳纤维导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导线,包括:碳纤维线芯、云母带层、导电介质层、绝缘层,所述碳纤维线芯外侧表面上包覆有多层云母带层,所述云母带层外侧设有所述导电介质层,所述导电介质层外侧包覆有绝缘层,所述云母带层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包括聚酯薄膜、云母纸、玻璃布,所述聚酯薄膜、云母纸、玻璃布之间通过胶粘层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线芯外侧表面上包覆有1-3层云母带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云母带层纵向包覆在所述碳纤维线芯外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云母带层与所述碳纤维线芯之间通过胶粘层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耐高温碳纤维导线节省了金属资源,降低了成本,确保在使用时云母带不受损伤,防火、耐高温性能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耐高温碳纤维导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耐高温碳纤维导线的云母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碳纤维线芯,2、云母带层,3、导电介质层,4、绝缘层,5、聚酯薄膜,6、云母纸,7、玻璃布,8、胶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导线,包括:碳纤维线芯1、云母带层2、导电介质层3、绝缘层4。
所述碳纤维线芯1外侧表面上包覆有多层云母带层2,所述云母带层2外侧设有所述导电介质层3,所述导电介质层外侧包覆有绝缘层4。结构简单,导电性能好,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能力和绝缘性能。
所述云母带层2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包括聚酯薄膜5、云母纸6、玻璃布7,所述聚酯薄膜5、云母纸6、玻璃布7之间通过胶粘层8连接。云母带之间的各层结构连接固定,不会散开,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耐高温的作用。
所述碳纤维线芯1外侧表面上包覆有1-3层云母带层2,是为了达到耐高温抗过载的目的。
所述云母带层2纵向包覆在所述碳纤维线芯1外侧。纵向包覆能够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所述云母带层2与所述碳纤维线芯1之间通过胶粘层8连接。通过胶粘层8固定紧密连接,防止在使用耐高温碳纤维导线的时候发生碳纤维线芯1与云母带层2之间产生移动,影响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耐高温碳纤维导线节省了金属资源,降低了成本,确保在使用时云母带不受损伤,防火、耐高温性能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光鸿钢构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光鸿钢构金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7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