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转换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7430.5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3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史建鑫;王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毛威;张亮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转换 方法 设备 | ||
1.一种连接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起的外网连接请求报文;
为所述外网连接请求报文创建上下文context,其中所述context包括校验部分和数据部分;
根据所述外网连接请求报文,向内网服务器发送内网连接请求报文,其中所述内网连接请求报文包括所述context;
接收内网服务器返回的针对所述内网连接请求报文的内网连接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包括所述context;
根据所述context的校验部分对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进行校验以确定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是针对所述内网连接请求的响应报文;根据所述context找到对应的所述外网连接,根据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外网连接应答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ontext的所述校验部分包括多位随机数,所述多位随机数在创建所述context时随机产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ntext的数据部分指示参数数组的下标,其中所述参数数组内容包括客户端标识、外网连接标识、外网HTTPS请求和内网Socket标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网连接请求为Web代理请求,其中,
所述为所述外网连接请求报文创建上下文context,包括:
针对所述Web代理请求,创建所述context,将所述context设置在所述Web代理请求的扩展请求报文头中,并对所述Web代理请求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改写;
所述针对所述外网连接请求,向内网服务器发送内网连接请求报文,包括:
根据内网资源的内网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向内网服务器发送内网连接请求报文,其中所述context记录在所述内网连接请求报文的扩展报文头中;
所述根据所述context的校验部分对所述应答报文进行校验以确定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是针对所述内网连接请求的响应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应答报文的扩展报文头中的所述context的校验部分进行校验以确定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是针对所述Web代理请求的响应报文;
所述根据所述context找到对应的所述外网连接,根据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外网连接应答报文,包括:
将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进行URL反向改写,并根据context的数据部分索引到的参数数组中的外网连接标识,向外网客户端发送Web代理响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后续Web代理请求;
根据Web代理请求的外网连接标识找到已经建立的context,然后把context携带在Web代理请求的扩展请求报文中进行双向报文校验和转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网连接请求是端口转发请求,其中,
所述为所述外网连接请求创建context,和根据所述外网连接请求向向内网服务器发送内网连接请求报文,包括:
针对所述端口转发请求,创建所述context;
根据所述端口转发请求,向内网服务器发送套接字socket连接请求,所述socket连接请求的socket数据结构的扩展字段中包括所述context,
所述接收内网服务器返回的针对所述内网连接请求报文的内网连接应答报文,包括:
接收所述内网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所述socket连接请求的socket连接响应,所述socket连接响应的socket数据结构中包括所述context,
所述根据所述context的校验部分对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进行校验以确定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是针对所述内网连接请求的响应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socket连接响应的socket数据结构中的所述context的校验部分进行校验,以确定所述socket连接响应是针对所述socket连接请求的响应,
所述根据所述context找到对应的所述外网连接,根据所述内网连接应答报文,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外网连接应答报文,包括:
根据context的数据部分索引到的参数数组中的外网连接标识,向外网客户端返回外网端口转发应答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74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除牙垢和牙菌斑的医用工具
- 下一篇:持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