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条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7064.3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卞在昆;陈军;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12 | 分类号: | F26B5/1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程塑料造粒设备中有干式切粒机和水下切粒机两种设备,其中,干式切粒机主要由冷却水槽、带条干燥机和切粒机等组成。而带条干燥机作为干式切粒机的主要部件,其作用是对将从冷却水槽中拉出的带条进行脱水、干燥,干燥效果的好坏对后续的切粒、打包、粒子性能等有着较大的影响。现有的带条干燥机如图1所示,其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板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排水盘2,排水盘2上安装有干燥箱3,该干燥箱包括底部的基座和铰接在基座上的上盖4,在基座与上盖4之间设有带条通道,上盖4中位于带条通道上方设有风嘴6,该风嘴6通过截面呈喇叭口形的风道与固定在上盖4顶部的抽吸口5连接。这种带条干燥机通过连接在抽吸口的抽风设备将附在带条上的水分抽出实现干燥,但由于其风嘴设置于带条通道上方,因此在抽吸过程中水分在风道中凝结向下流动,会造成重复抽吸,干燥效率较低,因而其整体干燥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条干燥机,以解决现有设备在工作中因容易形成重复抽吸而造成干燥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条干燥机,包括干燥箱,在所述干燥箱中沿带条输送方向设有供带条通过的带条通道,在干燥箱内位于带条通道下部设有沿带条通道宽度方向延伸的风嘴,风嘴上连接有抽风通道。
所述干燥箱由下部的箱体及上部的箱盖扣合构成,所述的带条通道设于箱体与箱盖的结合面处,箱盖与箱体之间于带条通道的一侧铰接并在另一侧设有锁紧挂钩。
在所述箱盖上位于其与箱体铰接的铰接端固定安装有配重。
所述的抽风通道为上方下圆、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喇叭口结构,在抽风通道中连接有过滤器。
在所述干燥箱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用于与冷却水槽的槽壁固连的连接耳片。
本发明的带条干燥器在带条通道下方的箱体内安装风嘴,工作过程中带条紧贴风嘴可提高抽吸效率,同时,抽吸后的水分按照重力方向沿抽风通道往下走,避免了重复抽吸现象的发生,从而整体提高了干燥机的干燥效果;将抽风通道设计成上方下圆的喇叭口结构,可增加过渡性和自然性,便于流体的流动,进一步的提高抽吸效果;在箱盖上于其铰接端增加配重,可以提高工人操作的便利性,一人就可以打开和关闭箱盖;在箱体的左右两侧安装两个耳片,可以通过两耳片将干燥箱直接安装在冷却水槽上,不用另外增加底座,可减少成本及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带条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条干燥机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带条干燥机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其干燥箱主要由下部的箱体11和上部的箱盖12扣合组成,在箱体11与箱盖12的结合面处沿带条输送方向设有带条通道10,箱盖12与箱体11之间于带条通道10的一侧铰接,使箱盖12可以通过铰链轴上下翻转打开或盖上带条通道10。为方便工人操作,降开闭箱盖12的难度,其在箱盖12的铰接端上还固定安装有配重15。该干燥箱在带条输送方向上前低后高倾斜设置,即带条通道10的入口处低于出口处,在带条通道10下方的箱体11内固定有风嘴13,箱体11的下方设有与风嘴13连通的抽风通道17,该风嘴13整体上沿带条通道宽度方向延伸,并在工作时紧贴经过带条通道的带条,从而可以利用水分的自身重力增加抽吸、干燥效率,同时,避免了重复抽吸现象。抽风通道17的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整体上呈上方下圆的喇叭口结构,制作时加长该抽风通道的长度,以增加抽风通道的过渡性和自然性,不仅便于流体的流动,而且可提高抽吸效果。在抽风通道17与抽风机(图中未视出)之间设置过滤器14,利用该过滤器14对从风嘴13吸入的一些杂质进行过滤,以保护后面的抽风机。在箱体11位于带条通道10两侧的外壁上分别固定有耳片16,安装时通过两耳片16将干燥箱安装在冷却水槽的槽壁上,去除了底座,使设备的结构更加的紧凑,从而可以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并减小设备的占地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7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