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56584.2 | 申请日: | 2011-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0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复生;刘岭;刘伯业;赵翾;姚永志;左锦静;王卫东;刘海远;王红娟;何乐;王洪杰;高艳秀;杨颖莹;陈亚敏;薛静玉;孙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3/3544 | 分类号: | A23L3/3544;A61K8/97;A61Q1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复合 抗氧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领域,涉及一种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甘草提取物、陈皮提取物等复配的天然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进步,食品抗氧化剂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使用合成抗氧化剂如BHT(二丁基羟基甲苯)、BHA(丁基羟基茴香醚)、TBHQ(丁基对苯二酚)和PG(没食子酸丙酯)等,然而合成抗氧化剂易分解、功效低且具有刺激性,在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加工、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小。动物实验表明合成抗氧化剂还具有毒性和致癌作用。在日本,BHA只能用于棕榈油和棕榈仁油,许多国家对其添加量已加以限制,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则建议在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中删去BHT;对于TBHQ,虽然美国等少数国家批准了它在某些油脂中的使用,但欧盟、日本等国家认为它的毒理试验资料不完善,尚未批准使用。总之,合成抗氧化剂使人们产生了不安的心理。所以,人们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天然抗氧化剂,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然而单一的天然抗氧化剂活性低,不少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具有高抗氧化活性及低细胞毒性的天然复合抗氧化剂。
大孔吸附树脂多为苯乙烯型或2-甲基丙烯酸酯型,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水、酸、碱及常用有机溶剂。大孔吸附树脂既能通过表面作用和形成氢键来产生吸附作用,同时其本身的多孔状结构又具有筛选作用,吸附和过筛作用以及本身的极性使得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富集、分离不同母核结构化合物的功能。并且具有吸附性强,解析容易,机械强度好,可反复使用,流体阻力小以及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成分提取中较为广泛使用,且提取出来的成分纯度较高,不易变性。因而,预计未来有关树脂吸附技术在中草药成分提取方面的研究开发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的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特别是利用它们制备的复配抗氧化剂安全无毒,不会像人工合成抗氧化剂那样因致癌而使人产生恐慌心理。此外天然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较其他同剂量的单一的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高,所以受到各国的重视。天然复合抗氧化剂抗氧化性高,安全无毒的特点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眼光投向其研究与开发。开发和推广天然复合抗氧化剂产品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而且有利于发展新的经济作物和新生物技术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较大经济效益。
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发现取自中草药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对于天然复合抗氧化剂的研究,国内外都始于近些年,虽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在研究及应用过程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这些难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和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活性成分的有效性。同时,应尽量分离并收集一系列单体化合物,研究其抗氧化构效关系,为人工合成高效抗氧化剂提供指导。
(2)应在研究多组分抗氧化协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类型抗氧化剂的复配,研制高效、安全的复合型抗氧化剂。
(3)如何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或其它技术来实现已知复合抗氧化物的工业化生产而需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废弃桔皮、抗氧化性高、价格低廉且安全无毒的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可从天然原料中有效提取抗氧化活性物质,并可最大限度的保障活性成分的有效性。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然复合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陈皮切成细条,在60-70℃下干燥至恒重,粉碎,过40-50目筛,石油醚浸泡脱脂2-3h,脱脂后的物料在通风橱内挥尽残留的石油醚,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2)将甘草切成小段,40-60℃下干燥至恒重,粉碎,过40-50目筛,石油醚浸泡脱脂4-5h,脱脂后的物料在通风橱内挥尽残留的石油醚,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6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内部保护的自愈式低电压电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