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水生植物组合物修复生态湿地水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6515.1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卞莉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水生植物 组合 修复 生态 湿地 水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采用水生植物组合物修复生态湿地水质的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湖泊水环境治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引水冲污”、“截污减排”等工程实施后,湖泊水环境的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的趋势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善,近几年水生高等植物对湖泊水环境的修复功能得到重视,各地相继实施了植物生态修复工程。
在水质的净化过程中,各种水生植物不是孤立的,他们通常是通过相互间的协作来共同维护水中的生态平衡。但是有的用于生态湿地水质修复的水生植物组合物,通常因为没有对水体进行充分的试验、深入的分析,使用于水质修复的组合物在类型、群落构成、覆盖度、水体透明度等方面配比不合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仅没有净化水质,反而破坏了水平的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水生植物组合物修复生态湿地水质的方法,通过对水生植物组合物的类型、群落构成、覆盖度、水体透明度等因素的深入分析、合理配比,提高水生植物组合物对湿地生态环境修复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水生植物组合物修复生态湿地水质的方法,所述水生植物组合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单位水域内水生植物组合物的覆盖度为9%-11%。
前述的采用水生植物组合物修复生态湿地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位水域内水生植物组合物的覆盖度优选为10%。
前述的采用水生植物组合物修复生态湿地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生植物为莎草科植物、禾本科植物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前述的采用水生植物组合物修复生态湿地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挺水植物为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前述的采用水生植物组合物修复生态湿地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水植物为眼子菜科植物、金鱼澡科植物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的组合多种水生植物,较单一植物、搭配不合理的水生植物组合物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提高了湿地水质的净化率,净化效果更加稳定,提高水生植物组合物对湿地生态环境修复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采用水生植物组合物修复生态湿地水质的方法,所述水生植物组合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所述的湿生植物为莎草科植物、禾本科植物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挺水植物为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沉水植物为眼子菜科植物、金鱼澡科植物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在一个面积约为30000平米开放的湿生环境中,种植水生植物千屈菜约为41平方米,水葱约137平方米,水烛约355平方米,黄菖蒲约217平方米,花叶芦竹333约平方米,鸢尾约1146约平方米,黄馨约331约平方米,香蒲约225平方米,菖蒲约60平方米,所有水生植物的覆盖率约为9%-11%,即水生植物组合物相对于所处水域面积的构成比例为0.09-0.11∶1,最佳构成比例为0.1∶1,在这个最佳配比中的水生植物较单一的组合形式对水环境的处理有更好的处理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6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保温石材
- 下一篇:用于内墙组合铝板开模冲压施工的直边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