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镀层钢双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6234.6 | 申请日: | 200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M·K·布丁斯基;G·维亚斯;A·O·孔拉思;J·J·穆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韦欣华;林毅斌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层 极板 | ||
1.一种含有电化学转换组件的装置,所述电化学转换组件包含多个电化学转换电池和多个导电双极板,其中:
所述电化学转换电池被配置为与第一反应物供给和第二反应物供给相通;
所述电化学转换电池中相邻的电池由所述多个双极板的各板分开;
所述双极板包含含有铁和铬的合金;
所述双极板各表面部分包括导电的钼掺杂氧化铟层;并且
所述双极板的各掺杂氧化铟层与所述电化学转换电池部分相接触。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氧化铟层被少于大约4wt.%的钼掺杂。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氧化铟层被大约2wt.%的钼掺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掺杂氧化铟层被限定在选择的双极板的相对面上,以便与被所述选择的双极板分开的一对电化学转换电池中的一个相接触。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掺杂氧化铟层,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大约100psi(690kPa)压力下界面接触电阻小于大约15mΩ-cm2。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掺杂氧化铟层的各层限定大约1.0μm和大约3.0μm之间的厚度。
7.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掺杂氧化铟层的各层限定所述双极板各板的厚度的大约0.2%和大约2.5%之间。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掺杂氧化铟层包括通过溅射沉积、热反应蒸发、脉冲激光沉积和其组合沉积在所述双极板上的材料。
9.一种含有电化学转换组件的装置,所述电化学转换组件含有多个电化学转换电池和多个导电双极板,其中:
所述电化学转换电池被配置成与第一反应物供给和第二反应物供给相通;
所述电化学转换电池中相邻的电池由所述多个双极板的各板分开;
所述双极板包含含有铁和铬的合金;
所述双极板各表面部分包括导电的Cr+N层;并且
所述双极板的各掺杂氧化铟层与所述电化学转换电池部分相接触。
10.一种含有电化学转换组件的装置,所述电化学转换组件含有多个电化学转换电池和多个导电双极板,其中:
所述电化学转换电池被配置成与第一反应物供给和第二反应物供给相通;
所述电化学转换电池中相邻的电池由所述多个双极板的各板分开;
所述双极板包含含有铁和铬的合金;
所述双极板各表面部分包括导电的MoSi2层;并且
所述双极板的各MoSi2层与所述电化学转换电池部分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62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