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料用重力混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5979.0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曲淑华;王艳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24 | 分类号: | B01F5/24;B01F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料用 重力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料用重力混合器,属于实验室初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所谓重力混合器,就是借助重力作用进行混合的大容量混合设备,常用的重力混合器的容料室内是安装分配管的,分配管之间互相平行,虽然分配管上有孔洞,可是进入分配管的物料一般直接顺着分配管向下落,而从分配管的孔洞中穿入的物料很少,因此混合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混合效果好的粉料用重力混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粉料用重力混合器,为筒状,筒状容料室上部设置物料进口,内部设置逐层增加的分流室,容料室底部设置倒V型缓冲板,倒V型缓冲板与容料室的底部构成初级混料室,初级混料室下部为终混料室,在初级混料室下部、终混料室内部设置倒V型缓冲板,终混料室的底部为出料口。
所述分流室的形状为:上部是中通圆柱形,下部为中通圆台形,周围设有孔洞。
所述分流室下部的圆台状结构中上下面的直径比为1.5:1~2:1。
所述分流室在容料室内的分布为阶梯状分布,最顶层为一个分流室,第二层为两个分流室,第三层为三个分流室,依次类推。
所述分流室的层数为2~10层。
所述倒V型缓冲板,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上面设置不规则孔洞。
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容料室后,一部分进入一级分流器,一部分从一级分流器外面落下,进而进入下一级分流器,物料在自身重力和分流器壁的双重作用下,反复混合,之后经由倒V型缓冲板进入初级混料室,然后再经过一个倒V型缓冲板进入终混料室,最后经出料口流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力混合器主要靠重力的作用完成混合工作,耗能很少,而且可以实现连续混合,阶梯分布的分流室使物料混合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粉料用重力混合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容料室,3、分流室,4、倒V型缓冲板,5、初级混料室,6、终混料室,7、倒V型缓冲板,8、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粉料用重力混合器,为筒状,筒状容料室2上部设置进料口1,内部设置逐层增加的分流室3,容料室2底部设置倒V型缓冲板4,倒V型缓冲板4与容料室2的底部构成初级混料室5,初级混料室5下部为终混料室6,在初级混料室5下部、终混料室6内部设置倒V型缓冲板7,终混料室6的底部为出料口8。
所述分流室3的形状为:上部是中通圆柱形,下部为中通圆台形,周围设有孔洞。
所述分流室3下部的圆台状结构中上下面的直径比为1.5:1~2:1。
所述分流室3在容料室2内的分布为阶梯状分布,最顶层为一个分流室3,第二层为两个分流室3,第三层为三个分流室3,依次类推。
所述分流室3的层数为2~10层。
所述倒V型缓冲板4、7,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上面设置不规则孔洞。
物料从进料口1进入容料室2后,一部分进入一级分流器3,一部分从一级分流器3外面落下,进而进入下一级分流器3,物料在自身重力和分流器3壁的双重作用下,反复混合,之后经由倒V型缓冲板4进入初级混料室5,然后再经过一个倒V型缓冲板7进入终混料室6,最后经出料口8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备箱用储物装置
- 下一篇:燃料电池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