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极灯自动圆排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5647.2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7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令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小旋风照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385 | 分类号: | H01J9/3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极 自动 圆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器具的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极灯自动圆排机。
背景技术
现有无极灯排气工序使用的长排车因效率低、耗能高一致性差而研发,长排车是使被排气无极灯泡几只或十几只一字摆开连接在一个连通扒子管上,有一个加热烤箱罩着加热去气,系统用一个抽气管道连接一组精抽泵(一台真空泵一台扩散泵)和一台粗抽泵、一个充气系统组成。
当检漏抽气时几只十几只灯泡用一台粗抽泵排气,被抽器件内容积很大,不能及时将杂气排出,此时罩上烘箱加热去气,被加热的灯泡内部吸收和吸附的杂质气体一并放出,众多灯泡直从一个抽气孔一台粗抽泵抽气,很难及时排出,而被加热内表面放出的杂质气体在高温下就会使灯泡内部器件和内表面涂层污染影响荧光粉的发光效率。
一组精抽泵组给十几只灯泡抽真空,要达到较高真空度抽气时间势必加长影响到生产效率,而且被抽器件容积大很难达到理想的真空度。
每台长排车加热烘箱用电功率近25kw,每台车排气需40-50分钟完成,因此加热时间长抽气时间长造成耗能高。每车40-50分钟才生产十几只灯泡,生产效率低。
每台车装几只灯泡距抽气口充气口有远有近,气流有早有晚,每班数车每人各操作一台,造成每车、每台、每人的差别,因此影响到灯泡的一致性,增加整灯电源的匹配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极灯自动圆排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极灯自动圆排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中心盘、烘箱、气泵,所述的中心盘的圆周边沿均布有若干个自动封离装置,该自动封离装置的上端侧部连接有气管A,下端连接有搜集器,搜集器下部通过气管B与上密封盘体上的气孔连通;所述的上密封盘体周边下部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下部连接有拨位盘,该拨位盘的一周分布有拨叉;所述的机架平台上设有拨销与上述拨叉匹配;所述的上密封盘体下部设有下密封盘体,上、下密封盘体之间的接触面上设有位置匹配的气孔,上、下密封盘体之间设有气密封结构;所述的下密封盘体固定安装在支架平台上,所述的气泵包括粗抽泵、精抽泵、分子泵或扩散泵、氩气管;所述的下密封盘体上的气孔分别与上述粗抽泵、分子泵或扩散泵、氩气管连通,所述的分子泵或扩散泵与通过管道连接有精抽泵。
所述的烘箱为圆弧形,其长度约为四分之三圆周,烘箱位于自动封离装置的上部。
所述的拨销安装在其圆盘上,该圆盘轴的下端通过齿轮传动与减速电动机连接。
所述的支架、拨位盘均为环形,套装在下密封盘体的外围,机架平台上设有支撑座,该支撑座上端连接在所述的下密封盘体的下表面,该支撑座外部为环形支撑面,所述的拨位盘坐落再该支撑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提高抽速改单泵抽十几只灯泡为单泵抽单只灯泡,初抽用排气量大的粗抽真空泵,排气快,减小了内容空间过大。也防止了加热去气过程中杂气不能及时排出造成污染。加热去气即放即排减少内部压强提高了去气效果。
2、采用自动氩气冲洗法将灯内残余杂气置换,提高抽速增加气体纯度。
3、加热去气温度从低到高,逐渐加热去气,防止温升过快放气量过大,排气不畅。即放即排,减少污染,也防止温度骤升造成爆灯。
4、采用高精度的真空设备,如分子泵扩散泵,置于粗抽大气将尽的后半部负责高真空的实现,使灯泡获得较高真空度,满足无极灯较高真空度的要求。
5、无极灯真空度要求高,而充气气体的精度更高,为保证每只灯充入量的精确我们采用定量充气阀,确保每只灯管充入量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无极灯自动圆排机主视图;
图2:无极灯自动圆排机侧视图;
图3:无极灯自动圆排机俯视图。
图中1、烘箱 2、灯泡、3、气管A 4、中心盘 5、搜集器 6、粗抽泵 7、精抽泵 8、分子泵或扩散泵 9、卡箍 10、拨销 11、上密封盘体 12、下密封盘体 13、氩气管 14、机架 15、自动封离装置 16、气管B 17、支架 18、支撑座 19、支架平台 20、拨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小旋风照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小旋风照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