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抗菌、抗紫外线和保暖的混纺纱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5590.6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惠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雪尔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5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抗菌 紫外线 保暖 混纺 纱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纺纱线,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兼具抗菌、抗紫外线和保暖的混纺纱线。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纱线领域中,存在着各种功能纱线。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5791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抗菌纱线,该抗菌纱线由纳米竹碳纤维、纳米银纤维和天然织物纤维通过特定纺纱工艺制得,然后通过织布工艺和印染工艺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布匹。所述的抗菌纱线各成分百分含量配比如下:纳米竹碳纤维10-30,纳米银纤维10-30,天然织物纤维40-80。专利申请号为20091031166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纱线及其生产工艺,抗紫外线纱线为细度14.6tex的针织纱,含抗紫外线纤维65%,长绒绵纤维35%。这种纱线具有抗紫外线的功能。这些公开的纱线具有功能单一,没有将抗菌、抗紫外线和保暖这三种功能结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具抗菌、抗紫外线和保暖的混纺纱线,该混纺纱线在具有抗菌作用的同时,具有抗紫外线和保暖的作用。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兼具抗菌、抗紫外线和保暖的混纺纱线,所述的混纺纱线,按照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牛奶蛋白纤维:35-40%,
抗紫外纤维:25-30%,
羊毛纤维:20-25%,
蚕丝纤维:10-15%。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同时具有抗菌、抗紫外线和保暖三种功效。在现有技术中的纱线通常仅具有某一方面的功能,例如抗菌功能、抗紫外线功能、湿度调节功能。而本发明提供的混纺纱线同时具有抗菌、抗紫外线和保暖的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混纺纱线中的牛奶蛋白纤维具有抗菌和保暖之功效,蚕丝纤维具有保暖功效,羊毛纤维具有保暖功效,抗紫外纤维用于抵抗紫外线。本发明提供的混纺纱线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在具备抗菌功能的同时,兼具保暖功效和抵抗紫外线功效。
2.混纺纱线的各组成成分的功能交叠,强化了混纺纱线的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混纺纱线中,蚕丝纤维具有保暖功效,羊毛纤维具有保暖功效。这样,蚕丝纤维和羊毛纤维都具有保暖功能,强化了整个混纺纱线的保暖功能。同样,芦荟纤维具有调节湿度的功能,竹炭纤维也具有调节湿度功能。芦荟纤维和竹炭纤维都具有调节湿度功能,强化了整个混纺纱线的保健功能。
3.有利于人体健康。本发明的混纺纱线中的牛奶蛋白纤维、羊毛纤维和蚕丝纤维均为天然纤维,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混纺纱线中的蚕丝纤维对人体具有保健之功效,也有利于人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兼具抗菌、抗紫外线和保暖的混纺纱线,所述的混纺纱线,按照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牛奶蛋白纤维:35-40%,
抗紫外纤维:25-30%,
羊毛纤维:20-25%,
蚕丝纤维:10-15%。
制作该组分的混纺纱线时,首先按照实际需要的重量比,将牛奶蛋白纤维、抗紫外纤维、羊毛纤维和蚕丝纤维混合,然后将牛奶蛋白纤维、抗紫外纤维、羊毛纤维和蚕丝纤维的混合物放入开棉机中进行开棉成卷,在梳棉机中成条,在条卷机中成卷,再依次通过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制成纱线。该制作过程是本领域制作混纺纱线的常用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混纺纱线中,牛奶蛋白纤维不使用甲醛偶氮类助剂或原料,纤维甲醛含量为零,是绿色环保的天然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十八种氨基酸和天然保湿因子,能促进人体细胞新陈代谢,防止皮肤衰老、瘙痒,营养肌肤,保持皮肤水份含量。同时,牛奶蛋白纤维具有广谱抑菌功能,持久性强,天然抑菌功能达99%以上。牛奶蛋白纤维立体多隙的微孔结构和纵向表面的沟槽结构决定了纤维有保暖的功效:在冬天,含有牛奶蛋白纤维的厚实织物,牛奶蛋白纤维的微孔吸收人体散发的热量,有效阻隔空气流通,防止冷空气入侵,轻盈保暖。因此,混纺纱线中的牛奶蛋白纤维具有抗菌和保暖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雪尔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盐城雪尔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