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5201.X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薛立新;熊立群;吴香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F9/21 | 分类号: | D01F9/21;D01F6/48;D01F1/10;D01D5/08;D01D5/088;D01D5/12;D01D10/02;B01J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乙烯 基体 制备 活性 碳纤维 方法 | ||
1.一种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聚偏氯乙烯原丝:
按照质量份数计,将100份的聚偏氯乙烯树脂、3~7份的增塑剂以及2~5份的热稳定剂混合均匀后通过熔融挤出机熔融挤出后通入10℃以下的水浴进行淬火,然后采用冷拉牵伸,得到聚偏氯乙烯原丝;
所述的聚偏氯乙烯树脂是由偏氯乙烯单体与氯乙烯单体共聚得到,其中偏氯乙烯单体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83%~95%;
步骤2、聚偏氯乙烯原丝的低温预氧化:
将步骤1处理后的聚偏氯乙烯原丝放入微波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处理,在135~145℃的条件下加热处理12~24小时,使每个偏氯乙烯单体与氯乙烯单体脱去一个氯化氢气体,得到共轭双键;
步骤3、聚偏氯乙烯原丝的高温碳化处理:
将步骤2处理后的聚偏氯乙烯原丝放入碳化炉中,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以40~80℃/h的恒定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850℃~1000℃,并且保温8~12小时,所述的共轭双键环化得到多孔活性碳纤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孔活性碳纤维的孔径为1~2纳米,比表面积为1000m2/g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步骤1得到的聚偏氯乙烯原丝放入55~65℃的氢氧化钾的饱和酒精溶液中浸泡40~5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在加热的同时对所述的聚偏氯乙烯原丝施加应力使其保持绷紧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当温度升至400~700℃时通入活性剂进行活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当温度升至500℃时通入活性剂进行活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孔活性碳纤维的孔径为5~10纳米,比表面积为1200m2/g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冷拉牵伸的牵伸比为4~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得到的聚偏氯乙烯原丝的直径为0.05~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聚偏氯乙烯为基体制备活性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以50~60℃/h的恒定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850℃~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2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