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点灯装置以及LED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4698.3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9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启道;岩井直子;鎌田征彦;富山彩弥香;石北彻;笹井敏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点灯 装置 以及 照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大体而言涉及一种LED点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为了获得所需的光量而使用多个LED元件时,可将多个LED元件的串联电路所构成的多个负载电路、分别经由平衡器(balancer)而并联连接于LED点灯电路的输出端来进行点灯。
但是,此时,由于每个负载电路都需要平衡器,因此会导致LED点灯装置的成本上升(cost up),并且平衡器也会产生电力损耗,因此电路效率下降。而且,由于增加了平衡器的安装,因此安装电路零件的安装基板的构造变得复杂化,并且还需要应对因平衡器的发热引起的安装基板的温度上升。
而且,也可由多个LED元件来形成并联电路,将多个该并联电路串联连接而作为单一的负载电路,并将该单一的负载电路的两端连接于LED点灯电路的输出端来进行点灯。
此时,一旦LED元件发生开放故障模式(mode),则电流会分流至剩余的LED元件,因此剩余的LED元件会继续点灯,但会因各元件间的If电流的不均而导致光输出产生不均,所述各元件间的If电流的不均是伴随LED元件的Vf特性的不均而产生的。而且,当分流至剩余的LED元件的电流达到过度的过载状态时,元件的温度上升会变得过高而造成LED元件的寿命缩短。
进而,也可将多个LED元件经由平衡器而交叉耦合(cross coupling)地连接于从LED点灯电路的两端延伸的多条配线。
但是,此时,虽能在LED元件的开放故障模式及短路故障模式时、使剩余的LED元件点灯,但负载电路将变成多个。因此,在必须使用多个平衡器这一方面,存在与前述的连接方法同样的问题,不仅如此,还必须在配线的中途介隔电桥(bridge),因而配线构造变得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点灯装置、及具备该LED点灯装置的LED照明装置。该LED点灯装置具备:LED元件发生开放故障模式时的安全动作功能,并且,即使并联电路的LED元件产生光输出的不均,并联电路的LED元件的光输出的不均也不会变得显眼,并且无须使用平衡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LED)点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二极管(LED)点灯电路;以及发光二极管(LED)负载,将并联连接有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的多个并联电路串联连接、并且连接于LED点灯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各并联电路在1个LED元件成为开放故障模式时,剩余的LED元件继续点灯;在2个以上的LED元件成为开放故障模式时,剩余的LED元件也利用过电流而成为开放故障模式,从而所有的LED元件熄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1个LED元件呈开放故障模式时,尽管电流分流至剩余的LED元件,但也只是轻度的过载,因此继续点灯;而当2个以上的LED元件呈开放故障模式时,剩余的LED元件将达到极端的过电流,从而呈开放故障模式而熄灭。其结果,串联连接的所有并联电路的LED元件熄灭,从而能够实现电路的安全。进而,由于可使LED元件负载由单一电路构成,因此可期待能够提供一种不需要平衡器的LED点灯装置、及具备此LED点灯装置的LED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以下的附图纳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说明本发明的实例,并且连同上述大体说明和下面给出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一起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路方块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LED负载的安装状态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LED负载的安装状态的电路图。
[符号的说明]
AC:交流电源 LS:LED负载
CB 1~CBn:基板 P1~Pn:并联电路
le1~le4:LED元件 SC:串联电路
let1、let2:端子 t1、t2:输入端
LOC:LED点灯电路 t3、t4: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的LED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在所有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应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相似的参考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压缩机
- 下一篇:视频三维效果调整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