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对端用户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54627.3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雷宇;何竞;方魁;邹华林;陈斌;叶礼伟;李波;付佑冬;王清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8;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用户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识别对端用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3G无线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无线应用思想越来越成熟,终端厂商们对无线技术的支持也在不断增大。在这个非智能机向智能机转变的时代,提供了一种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通讯技术)技术,NFC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现有技术中,任何终端在未确认两个人相互好友关系之前,都不能无端的识别某个特定的陌生人,现有技术两个人的会话交流只存在于两个互相认可的好友之间。现有的识别与记忆陌生人的方案,大多数是基于终端用户上报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给相应的服务器,服务器通过识别相同或相近的地理位置信息,获知每个用户附近的陌生人信息,并显示陌生人在地图上的方位。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终端需要将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上报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完成识别,终端本身不能识别对端用户。
发明内容
为了在终端识别出对端用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对端用户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对端用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本端在预设范围内识别出对端,并与所述对端建立近距离无线通讯NFC连接,所述本端和所述对端分别安装有NFC模块且开启即时通讯软件;
本端根据所述NFC连接向所述对端发起请求,获取对端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出所述对端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对应的对端用户,并获取所述对端用户的公开资料信息。
其中,所述本端在预设范围内识别出对端,具体包括:
根据本端安装的NFC模块在预设范围内识别出对端。
其中,所述获取对端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具体包括:
根据本端安装的NFC模块获取对端缓存在对端的NFC进程中的对端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所述对端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在所述NFC模块运行时缓存在所述NFC进程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识别对端用户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在预设范围内识别出对端,并与所述对端建立近距离无线通讯NFC连接,所述装置和所述对端分别安装有NFC模块且开启即时通讯软件;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FC连接向所述对端发起请求,获取对端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所述对端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对应的对端用户,并获取所述对端用户的公开资料信息。
具体地,所述识别模块具体包括识别单元和建立连接单元,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安装的NFC模块在预设范围内识别出对端;
所述建立连接单元,用于建立本端与所述对端的NFC连接。
具体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包括发起请求单元和获取单元,
所述发起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FC连接向所述对端发起请求;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发起的请求在对端的NFC进程中获取对端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所述对端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在所述NFC模块运行时缓存在所述NFC进程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本端根据内置的NFC模块识别出对端,通过终端设备之间的近距离识别和信息的传输,获取到对端用户的信息,可以方便的识别与记忆自己身边擦身而过的陌生人,越过了近在咫尺却因为陌生而无法沟通的障碍,让用户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找到现实与当下。另外,现有技术中服务器识别的地理范围较大,往往是几公里范围内的陌生人都能被识别出来,身边几十米范围内甚至几百米范围内很可能就被视为同一点,容易产生误差,造成识别不准确或者位置的偏移,而本发明能够准确获取到对端用户的即时通信标识,实现精确识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识别对端用户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识别对端用户的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管理电路
- 下一篇:一种氢溴酸普拉格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