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C10重芳烃中连续提取均四甲苯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54577.9 | 申请日: | 201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2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兵;刘建新;陈韶辉;顾正桂;邢跃军;肖翔;朱伟;王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15/02 | 分类号: | C07C15/02;C07C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周静 |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ub 10 芳烃 连续 提取 甲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10重芳烃的分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C10重芳烃中连续提取均四甲苯的方法。
背景技术
C10重芳烃主要来源于涤纶原料厂宽馏分催化重整装置,组分相当复杂,约一百多个组分,其中均四甲苯质量含量约7~10%。传统技术中对于重整C10重芳烃的综合利用,较为普遍的方法主要是切除部分轻组分作溶剂油,然后提取其中的均四甲苯和萘,剩下的渣油作为燃料。在重整C10重芳烃精馏过程中,一般都采用间歇精馏,切割成C10轻组分、均四甲苯富集液、富萘液、渣油等不同馏分。即使有部分生产采用连续精馏,但是几乎都是运用2~3座精馏塔切取不同沸点下馏分。所得的均四甲苯富集液馏分通过单级、间歇结晶后提纯。显然,传统工艺为得到不同沸点的馏分需要相应的2~3座精馏塔,设备投资较大、能耗也大,得率低,生产成本相应较高。同时结晶处理过程简单,均四甲苯纯度和得率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从C10重芳烃中连续提取均四甲苯的方法,可以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所得均四甲苯的纯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C10重芳烃中连续提取均四甲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C10重芳烃加入精馏塔,所述精馏塔塔板数为52;
b、当装置达到全回流时,调节塔顶温度为185~186℃,第一侧线采出口处温度为194~202℃,塔底温度为230~235℃,所述第一侧线采出口在第15块塔板;
c、采用连续中间进料方式,C10重芳烃在精馏塔的第26块板加入精馏塔,调节回流比为3~5,从塔顶、第一侧线采出口和塔底分别连续得到C10轻组分、均四甲苯富集液和C10渣油部分。
优选,所述加入精馏塔的C10重芳烃中均四甲苯含量为7~10%。
优选,塔顶、第一侧线采出口和塔底的出料量与C10重芳烃进料量之比分别为0.25~0.30、0.30~0.35、0.20~0.30。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在精馏塔第41块板处还设有第二侧线采出口,当装置达到全回流时,步骤b中第二侧线采出口处温度为215~220℃,步骤c中第二侧线采出口连续得到萘富集液。优选,塔顶、第一侧线采出口、第二侧线采出口和塔底的出料量与C10重芳烃进料量之比分别为0.25~0.30、0.30~0.35、0.20~0.25、0.20~0.30。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第一侧线采出口得到的均四甲苯富集液冷凝后,连续进入一次结晶装置,结晶温度为-6~-10℃,结晶时间为2~3h,剩余母液连续进入再结晶装置,结晶温度为-10~-15℃,结晶时间为3~5h,得到均四甲苯晶体。刮出所得晶体,抽滤烘干,得到的均四甲苯晶体纯度为99%以上,收率为90%以上。
上述第一侧线采出口馏出物为质量含量20~30%的均四甲苯富集液,收率为94%以上。
上述第二侧线采出口馏出物为质量含量15~18%的萘富集液。
上述精馏塔塔板数为52块以上;为了节约能源优选为52块。当塔板数为52块时,C10重芳烃在精馏塔优选在第26块板进料,侧线D-2采出口优选为第15块板,侧线D-3采出口优选为第41块板。本发明中塔板数从上向下数。
本发明所述连续结晶步骤中采用现有的适于连续处理的结晶装置。
本发明方法通过一座塔,不仅得到均四甲苯富集液,同时得到溶剂油、萘富集液、渣油馏分,所得均四甲苯富集液中均四甲苯质量含量在20%以上,收率达到94%以上;经连续结晶后,均四甲苯晶体纯度为99%以上,收率为90%以上。本发明反应周期短、操作简单、能耗低、收率高且所得均四甲苯纯度高,能够实现从C10重芳烃提取均四甲苯馏分工业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股侧线出料精馏流程图。
图2为连续结晶流程图。
图3为结晶装置结构图。
图4为图3沿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