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镍基钎料热喷焊制备单层金刚石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54501.6 | 申请日: | 201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斌;孟普;张旺玺;黄小婷;张素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K10/02 | 分类号: | B23K10/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镍基钎料热喷焊 制备 单层 金刚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钎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基钎料热喷焊制备单层金刚石工具的方法,制备的工具适用于石材、陶瓷、玻璃等硬脆性材料加工。
背景技术
金刚石具有最高的硬度、高耐磨性、高导热性、低摩擦系数、低热膨胀系数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磨削、切削和精密加工等领域。
目前,单层高温钎焊金刚石工具制作工艺主要依靠真空钎焊完成的,但真空钎焊实际应用中却存在如下局限性:钎焊过程中加热、冷却时间长,致使制造生产的周期变长,费时耗能,金刚石磨粒长时间处于高温液态钎料中会使磨粒受到较大的热损伤,同时受炉腔尺寸限制,无法钎焊大型的工具,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基体变形较大,不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层热喷焊金刚石工具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真空钎焊中存在的钎焊周期长、钎焊工具变形较大、尺寸受限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采用镍基钎料热喷焊制备单层金刚石工具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金刚石工具基体制备:根据制备金刚石工具基体的要求,选择45#钢为制备金刚石工具的基体,按照金刚石工具图形对45#钢基体进行机械加工成型,对将要进行等离子喷焊的表面进行清理,除油、除锈处理;
(2)将高温钎料喷焊到工具基体表面:利用等离子喷焊机向单层金刚石工具基体喷焊熔融态高温钎料;
(3)向熔融态高温钎料中加入金刚石颗粒:向工具基体表面熔融态高温钎料中加入金刚石磨粒;
(4)钎焊金刚石工具:熔融态高温钎料与金刚石颗粒发生化学反应后,在保护气氛中快速凝固形成单层金刚石工具。金刚石与液态的镍基钎料在高温瞬间相互扩散形成化学冶金结合,镍基钎料中的Cr元素在金刚石表面富集,并与金刚石中的C元素反应主要生成断续的Cr3C2化合物。
步骤(2)中等离子热喷焊机功率为500~1000W,优选为900W,其电流为90~130A,等离子束扫描速度为40~80mm/min,优选为45mm/min,等离子束直径为4-7mm,优选为6mm。
步骤(3)采用喷嘴或漏斗向工具基体表面熔融态高温钎料中加入金刚石磨粒,喷嘴或漏斗口距热喷焊机的喷嘴距离为5-10mm。
本发明采用的设备主要有等离子热喷焊机、数控加工机床。
本发明是一种单层热喷焊金刚石工具的制备方法,使用等离子喷焊机喷焊高温钎料粉末,采用机械的方法均匀的向熔融态高温钎料中直接的加入金刚石颗粒,然后在保护气氛中快速冷却形成,这样可以缩短钎料与金刚石之间的反应时间,在形成化学冶金结合的同时,减少金刚石颗粒的氧化和热损伤。另外,在制备工具的过程中,加热和冷却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工具生产效率。
热喷焊以移动的高能束为热源,通过特制的喷枪将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粉末加热到熔融状态,然后以较高的速度喷射到经过净化预处理的零件表面上,获得均匀致密的特殊涂层。
采用能量密度高、升降温速度快的等离子束作为热源,可以局部加热,热影响区小,成本小,利用热喷焊在金属材料表面能够形成熔融的液态金属熔池,向熔池中实时加入金刚石磨粒,冷却后形成化学冶金结合的单层金刚石工具。该方法在高温环境下暴露的时间很短,能够有效控制金刚石的热损伤。
本发明在实现金刚石颗粒、钎料和工具基体之间的化学冶金结合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金刚石颗粒的氧化和热损伤,使金刚石工具的优异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其生产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金刚石出露较高,可以实现对石材、陶瓷、玻璃等脆性材料的高效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按45#钢基体、镍基钎料、金刚石放入的金刚石焊接过程示意图。
实施例1
一种单层钎焊金刚石工具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金刚石工具基体制备
根据制备金刚石工具基体的要求,选择45#钢为制备金刚石工具的基体1,按照金刚石工具图形对45#钢基体进行机械加工成型,对将要进行等离子喷焊的表面进行清理,除油、除锈。
(2)将Ni-Cr合金喷焊到工具基体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特种气囊的轴对称可变形进气道
- 下一篇:得自梭菌属的发酵终产物的制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