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丁酰基取代的1,10-菲咯啉配合物的制备及由此制备的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4443.7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芳;刘珺;李维真;王怀杰;张海英;周钰;栗同林;赵岚;谢明军;吴红飞;王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F15/03 | 分类号: | C07F15/03;B01J31/22;C07C2/22;C07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小梅;刘金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丁酰基 取代 10 菲咯啉 配合 制备 由此 作为 催化剂 应用 | ||
1.一种制备以下通式(I)所示氯化2-异丁酰基-1,10-菲咯啉缩胺合铁(II)配合物的方法:
其中式中的各变量定义如下:
R1-R5各自独立地为氢、C1-C6烷基、卤素、C1-C6烷氧基或硝基;R1-R5优选各自独立地为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氟、氯、溴、甲氧基、乙氧基或硝基;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2-异丁酰基-1,10-菲咯啉的合成:使1,10-菲咯啉与三异丁基铝反应,再依次经过水解和与硝基苯的氧化反应,获得式(b)化合物;
b.2-异丁酰基-1,10-菲咯啉缩胺配体的合成:使式(b)化合物与式(c)化合物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存在下反应,获得式(d)化合物,
其中R1-R5如对通式(I)所定义;以及
c.氯化2-异丁酰基-1,10-菲咯啉缩胺合铁(II)配合物的合成:使式(d)化合物与氯化亚铁反应,获得式(I)化合物
其中R1-R5如对通式(I)所定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1,10-菲咯啉与三异丁基铝的摩尔比为1∶0.5~1∶4.5,优选1∶2.0~1∶2.6;和/或1,10-菲咯啉与硝基苯的摩尔比为1∶0.5~1∶30,优选1∶15~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1,10-菲咯啉与三异丁基铝的反应先在-60~-80℃下,优选在-60~-70℃下进行,然后需要的话,在20~40℃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水解在-60~0℃下进行,和/或与硝基苯的氧化反应在回流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2-异丁酰基-1,10-菲咯啉与式(c)的取代苯胺的摩尔比为1∶1~1∶5。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取代的苯胺为被1-5个,优选1-4个,更优选1-3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和硝基的取代基取代的苯胺;优选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4-甲基苯胺、2,3-二甲基苯胺、2,4-二甲基苯胺、2,5-二甲基苯胺、2,6-二甲基苯胺、3,4-二甲基苯胺、3,5-二甲基苯胺、2,4,6-三甲基苯胺、4-溴-2,6-二甲基苯胺、2-乙基苯胺、2-乙基-6-甲基苯胺、2-异丙基苯胺、2,6-二乙基苯胺、2,6-二异丙基苯胺、2-氟苯胺、2-氟-4-甲基苯胺、2-氟-5-甲基苯胺、2,4-二氟苯胺、2,5-二氟苯胺、2,6-二氟苯胺、3,4-二氟苯胺、2,3,4-三氟苯胺、2,4,5-三氟苯胺、2,4,6-三氟苯胺、2,3,4,5,6-五氟苯胺、3-氯苯胺、2,6-二氯苯胺、2,3,4-三氯苯胺、2,4,5-三氯苯胺、2,4,6-三氯苯胺、2-溴苯胺、2-溴-4-甲基苯胺、2-溴-4-氟苯胺、4-溴-2-氟苯胺、2,6-二溴苯胺、2,6-二溴-4-甲基苯胺、2,6-二溴-4-氯苯胺、2,4,6-三溴苯胺、2-溴-6-氯-4-氟苯胺、2-溴-4-氯-6-氟苯胺、2-溴-4,6-二氟苯胺、3-硝基苯胺、4-甲氧基苯胺、2-甲基-4-甲氧基苯胺或4-乙氧基苯胺;更优选2,6-二乙基苯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b中的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并且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苯、环己烷、乙醚、四氢呋喃、乙醇、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或其混合物,优选甲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并且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苯、环己烷、乙醚、四氢呋喃、乙醇、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或其混合物,优选四氢呋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4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稞普洱茶饮品
- 下一篇:数字家庭的云计算和虚拟化系统
- (土)4-氟-α-(2-甲基-1-氧丙基)-γ-氧代-N,β-二苯基苯丁酰胺的新合成方法
- 6-O-乙酰基-2,3,4-三-O-异丁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在卷烟中的应用
- 用异丁地特治疗渐进性神经变性疾病
- 异丁酰基取代的1,10-菲咯啉配合物的制备及由此制备的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应用
- 1-异丁酰基-3-苯基-1,4-二氢-1,2,4,5-四嗪及制备和应用
- 含有2-{4-[N-(5,6-二苯基吡嗪-2-基)-N-异丙基氨基]丁氧基}-N-(甲磺酰基)乙酰胺的医药组合物
- 一种4-(2-卤代异丁酰基)苯乙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25β-仲丁烯基-23β-异丁酰氧基米尔贝霉素衍生物在抗肿瘤中的应用
- 合成非布司他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 愈创木烷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及提取方法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