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补肾强筋双相胶囊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4233.8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学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学猛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9/48;A61P19/02;A61P19/08;A61P29/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肾 强筋双相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肾强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补肾强筋双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骨科疾病很多,特别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往往会出现腰腿疼痛、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筋骨萎缩、关节疼痛、手脚冰冷等症状,或是由于长期从事腰部吃力及弯腰活动等工作,常会引起腰背筋膜肌肉劳损,或筋膜松弛、筋骨疼痛、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筋骨及椎间盘突出所致疼痛等等,严重时患者往往痛苦不堪。
在针对这类骨科疾病进行治疗时,多数人认为是由于缺钙所导致,在治疗上往往只用补钙的方式,造成治疗效果不明显。中医上认为,这类骨科疾病多是由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所导致,如采用单纯的补钙进行治疗,其病根没有得到调理,则无法根治,中医在治疗上多是以补肾、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等着手进行。
例如,中国专利ZL20091009 公开了一种补肾壮骨胶囊,其胶囊内药粉是由:肉苁蓉0.5-1.2份、补骨脂0.5-1份、菟丝子0.5-1.2份、巴戟天0.5-1.2份、枸杞子0.5-1.2份、杜仲0.3-0.8份、山茱萸0.3-0.8份、韭菜子0.5-1.2份药粉或饮片粉按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在此基础上还可加入女贞子0.5-1.2份,淫羊藿0.5-1.2份,酸枣仁0.5-1份,五味子0.5-1份,以及熟地、紫河车、所养、制首乌、麦冬和泽泻;此发明能补肾阳益肾阴,强筋壮骨,升阳举陷,活血行气,逐风除湿,调经止痛、颈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筋骨萎缩、腰间盘脱出、手脚冰冷、阳痿遗精等病症的治疗。中国专利03134285.X,公开了一种壮骨药及用该药物制备胶囊、片剂和口服液的方法,该壮骨药由淫羊藿,续断,赤芍, 川芎,知母,莪术,三棱,地黄,牡蛎组成,是将各味原料提取药物提取物后,将药物提取物制成的胶囊、片剂或口服液;该发明组合物也具有补肾活血,强筋壮骨的作用。
双相胶囊是近几年来受到较多关注的一种胶囊形式,一般是可将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双相成份(如液相和固相成份)隔离分开灌装入一个硬胶囊中,该形式的胶囊可以减少双相成份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还具有可减少辅料成份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中国专利ZL200410000857.x公开了一种可分别灌装液体成份和固体成份的藿香正气双相硬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硬胶囊的制备方法是按药典规定的原料及用量比例选取原料后,将提取所得的挥发油成份作成滴丸或者软胶囊;提取挥发油成份后的残留物与其他原料常规水煎取液,醇沉或超滤,去除纤维素、树胶等大分子有机杂质后浓缩干燥采用一步沸腾制粒,得到均匀的颗粒,再将颗粒、滴丸或者软胶囊装入硬胶囊中,封口、包装,即的成品。中国专利ZL200510018780.3和中国专利200510018778.6则分别公开了一种口服给药的中药复方降香双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口服给药的中药复方三七双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上述三个中国专利所述的双相胶囊,其优点均在于利用一种液体成份与固体成份分装的方法,减少挥发油的挥发,减少这些成份之间混合所导致的化学及物理变化,以及减少其他辅料的应用,从而降低成本,减少服用量。目前,在补肾强筋方面尚未出现双相胶囊这一制剂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作用的、用于治疗由肝肾不足,筋脉瘀滞所引起的四肢骨关节痹痛、颈腰腿痛类骨科疾病的补肾强筋双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补肾强筋双相胶囊,包括一个硬胶囊,硬胶囊内装有由补骨脂、全蝎、骨碎补和熟地制得的固体粉剂,硬胶囊内装还装有由杜仲、血竭的醇溶性成份为芯材制得的微囊。
所述硬胶囊中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杜仲3-9份,血竭0.5-1.5份,补骨脂2-5份,全蝎0.5-1.5份,骨碎补7-13份,熟地 7-13份。
本发明所述一种补肾强筋双相胶囊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按重量份数取杜仲、血竭,用质量分数为60%-80%的乙醇提取2-4次,每次1-2小时,收集每次的提取液,即得杜仲、血竭的醇溶性成份;
2) 微囊制备:采用中医学认可的中药微囊化方法,以所得杜仲、血竭的醇溶性成份为微囊芯材,选取适合微囊囊材,制备成微囊;
3) 将按重量份数的补骨脂、全蝎、骨碎补、熟地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固体粉剂,备用;
4) 将步骤(2)所得微囊和步骤(3)所得固体粉剂,填充入硬胶囊中,即制得成品。
所述硬胶囊为按制剂学认可的常用制备工艺制备而成的硬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学猛,未经许学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