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卉保鲜处理制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53457.7 | 申请日: | 201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N3/02 | 分类号: | A01N3/02;A23B7/1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卉 保鲜 处理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保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卉保鲜处理剂及制备方法,适用于多种花卉保鲜保护处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及经济能力的增加,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调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高,对鲜花、果蔬品质及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大家不仅要求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安全的蔬菜,同时也在用鲜花装扮自己的生活环境。因而鲜花及果蔬保鲜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鲜花保鲜处理常用方法是:喷洒清水、植物营养制剂、植物保水剂或低温储存等。CN200910042116.0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花卉保鲜剂及其制造方法,由于在保证花卉矢水萎缩性能方面欠缺,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专利CN201010285995.2公开了一种花卉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由于使用了硫代硫酸银物质,制品含有重金属物质,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卉保鲜处理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花卉保鲜处理剂可以有效提高花卉的保鲜时间,并且无有害物质,可以广泛应用。
本发明花卉保鲜处理剂,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蜡类物质 6%~10%
助剂 6%~12%
氨氧乙烯甘氨酸 0.5~1.0%
表面活性剂 6%~8%
杀菌剂 0.1%~2.0%
水 65%~80%。
本发明花卉保鲜处理剂为均匀的微乳液。
本发明所述的花卉保鲜处理剂中的蜡类物质是植物蜡、动物蜡和氧化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植物蜡。
本发明所述的花卉保鲜处理剂中的助剂是油酸和/或软脂酸,优选为油酸。
本发明所述的花卉保鲜处理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体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吗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花卉保鲜处理剂中的杀菌剂优选是二氯异氰尿酸纳。
本发明所述的花卉保鲜处理剂,还可以含有适量其它添加剂,如防腐剂、香味剂、驱虫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处理剂也可以用于果蔬的保鲜处理。
本发明一种花卉保鲜处理制的制备方法,(1)将蜡类物质、助剂加热混合均匀制成油相物料,将表面活性剂与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相物料,将油相物料高速搅拌下加入到水相物料中混合微乳液;(2)将氨氧乙烯甘氨酸、杀菌剂、水制成水溶液B;(3)将B溶液加入到乳化好的微乳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即为本发明产品。
本发明一种花卉保鲜处理制的一种具体制备方法如下,第一步:将蜡类物质、助剂按配比加入到不锈钢容器中缓慢加热至120~140℃处理10~20分钟制成油相物料,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加热至80~95℃为水相,将油相物料高速搅拌下加入到水相中混合乳化,混合乳化完备后再搅拌稳定10~20分钟;第二步:将氨氧乙烯甘氨酸、杀菌剂、水(水是氨氧乙烯甘氨酸和杀菌剂质量和的3~10倍)处理成水溶液B。将B溶液按配比加入到乳化好的微乳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即为本发明产品。
本发明选用蜡类物质和助剂的为花卉保鲜处理剂成分,其特点是蜡类物质和助剂协同配合,增加在花卉表面的粘附性,利用此类物质本身的疏水性,可抑制花卉中的水分蒸发,使花卉不宜失水变形,延长萎缩凋零时间。蜡类物质和助剂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花卉保湿效果,延长保鲜时间。选用氨氧乙烯甘氨酸(AVG),可起到延长花卉生命力的作用。二氯异氰尿酸纳为高效生物性杀菌剂,可对花卉切口和表面杀菌。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产品易制成微乳液,对花卉表面不产生伤害或影响,并起到保鲜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果蔬花卉保鲜处理剂,其中的百分比为质量分数。
实施例1
6%卡那巴蜡T1#(巴西生产);
5%软脂酸(江苏无锡市多利佳贸易有限公司化工部专业生产);
5.5%油酸1800(天津中盛泰化工有限公司);
0.7%氨氧乙烯甘氨酸(AVG)(兰州嘉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5%吗啉(武汉市凯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2.5%平平加A-20(抚顺康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3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