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泵送单元的安装结构和混凝土泵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3302.3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桑传标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泵 单元 安装 结构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输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单元的安装结构和包括该混凝土泵送单元的安装结构的混凝土泵送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泵送单元的作业参数需要适应于其所应用的工况。然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工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化。如果工况的变化仍然处于混凝土泵送单元的适用范围之内,则该混凝土泵送单元仍然适用;但是,如果工况的变化已经超出混凝土泵送单元的适用范围,则会影响工程作业的质量。
具体来说,如果待泵送的混凝土的粘性过大(例如需要泵送高强度混凝土时),则混凝土泵送单元难以很好地完成混凝土的泵送作业。或者,如果工况要求混凝土泵送单元具有较高的泵送效率,除非更换更大功率的混凝土泵送单元之外,相对小功率的混凝土泵送单元面对该工况时勉为其难。
例如,在预制管桩的浇筑作业工程中,如果先将管桩模具的上下模事先合好,然后利用混凝土泵,通过混凝土输送管道将混凝土输送入已合好的管桩模型腔中,可实现预制管桩的自动化生产。然而,由于PHC管桩采用了(如C80)高强混凝土,该高强混凝土的粘性较大且流动性较差,因此对现有的混凝土泵送单元的泵送效率提出较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使混凝土泵送单元获得较高的泵送效率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单元的安装结构,利用该混凝土泵送单元的安装结构能够使该混凝土泵送单元获得相对较高的泵送效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包括该混凝土泵送单元的安装结构的混凝土泵送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单元的安装结构,该混凝土泵送单元包括:一对液压缸、与该对液压缸连接的一对砼缸以及位于所述一对砼缸的出料端的料斗,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混凝土泵送单元的机架,所述混凝土泵送单元的设置方式为从所述一对液压缸到所述一对砼缸的出料端逐渐升高。
优选地,所述一对砼缸的中心轴线所形成的平面M与所述机架的纵向方向S之间的夹角α为2度至45度。
优选地,所述一对砼缸的中心轴线所形成的平面M与所述机架的纵向方向S之间的夹角α为5度至20度。
优选地,该安装结构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混凝土泵送单元通过该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能够调节所述一对砼缸的中心轴线所形成的平面M与所述机架的纵向方向S之间的夹角α。
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铰接销轴和限位装置,所述一对砼缸的出料端通过所述铰接销轴铰接于所述机架,所述限位装置连接在所述混凝土泵送单元与机架之间,以限定所述混凝土泵送单元与机架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铰接于所述机架的调节缸,该调节缸具有活塞杆,该活塞杆的端部铰接于所述混凝土泵送单元。
优选地,该混凝土泵送单元包括位于所述一对液压缸和所述一对砼缸之间的水箱;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安装板,所述混凝土泵送单元穿过所述安装板延伸并且所述水箱位于与所述安装板相邻的位置,所述安装板具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安装位置,所述混凝土泵送单元的水箱可选择地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多个安装位置中的一个。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所在的平面N与所述一对砼缸的中心轴线所形成的平面M之间的夹角β为65度到85度。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为弹性板。
优选地,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混凝土泵送单元的水箱之间设置有缓冲衬垫。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该混凝土输送泵车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混凝土泵送单元的安装结构。
对于混凝土粘性过大的工况,为了提高混凝土泵送单元的泵送效率,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混凝土粘性过大的工况中,之所以混凝土泵送单元的泵送效率受到限制,其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泵送单元在进行泵送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粘性较大导致混凝土不能充分地进入砼缸。换句话说,混凝土进入砼缸的吸入效率受到其较大粘性的不利影响。
传统上,混凝土泵送单元的设置方式为水平设置方式或所谓的“正斜置”方式。
水平设置方式为混凝土泵送单元的纵向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的设置方式。对于这种设置方式的混凝土泵送单元来说,当混凝土进入对应的砼缸时,主要是利用砼缸的吸力而被吸入砼缸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3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