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冷却水余热多级利用的气动-内燃混合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2849.1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李道飞;俞小莉;徐焕祥;叶锦;李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G5/00 | 分类号: | F02G5/00;F01P7/16;F02B7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冷却水 余热 多级 利用 气动 内燃 混合 动力 系统 | ||
1.基于冷却水余热多级利用的气动-内燃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气动发动机和水冷式内燃机,其中气动发动机的进气稳压箱经高压气体管路接于储气罐,水冷式内燃机的气缸体、气缸盖,水泵和管路构成回路循环;其特征在于,水冷式内燃机的冷却水的循环回路分为三级;其中,第一级循环回路为内燃机本身的小循环,由内燃机气缸体、内燃机气缸盖、水泵和管路构成;第二级循环回路由内燃机气缸体、内燃机气缸盖、水泵、气动发动机气缸体、气动发动机气缸盖和管路构成;第三级循环回路由内燃机气缸体、内燃机气缸盖、水泵、气动发动机气缸体、气动发动机气缸盖、水空换热器的水侧通道和管路构成;第一级循环回路与第二级循环回路之间、第二级循环回路与第三级循环回路之间分别通过电子节温器连接,由电子节温器的开闭动作实现循环回路的转换;所述水空换热器的另一侧通道接于所述的高压气体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设于水冷式内燃机的冷却水出口管路上;一个电子节温器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水冷式内燃机的冷却水入口、气动发动机的冷却水入口和水泵出口;另一个电子节温器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气动发动机的冷却水出口、水空换热器水侧通道的入口和水冷式内燃机的冷却水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节温器通过信号线连接至电子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冷式内燃机的冷却水入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的出口处设置减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为电动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28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固含量无定形硅铝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香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