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用胶条或胶棍对接坡口切割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2368.0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4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强;刘文强;曲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1 | 分类号: | B26D7/01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用胶条 对接 切割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接口切割工具,具体为一种密封用胶条或胶棍对接坡口切割工具。
背景技术
密封胶条与胶棍是电力行业或石油、化工、煤炭、军工、机械等行业维修过程中常用的部件,由于维修过程中使用量有限,各设备使用型号不同,因此不可能批量定购,只能现场制作。但由于没有规范的对接坡口制作工具,制作出的胶条或胶棍对接坡口精密度太差,成型粗糙,使用到设备上常出现漏油或渗油现象。直接影响到了设备的可靠运行,还造成油品的大量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等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密封用胶条或胶棍对接坡口切割工具,解决了胶条或胶棍切割特别是现场切割时对接坡口切割精度不足的问题。
一种密封用胶条或胶棍对接坡口切割工具,包括有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条滑动槽,在滑动槽的一端有一个上部呈三角形状的固定板,至少有一个可沿滑槽往复移动的与所述固定板大小及形状完全相同的活动板,在活动板一侧的底座上设置有螺栓座,螺栓座内有紧固螺栓,所述的固定板与活动板的坡度为10-45度,使用时,将欲切割胶条或胶棍穿入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的切割槽内,将活动板滑至胶条或胶棍一侧并用紧固螺栓将活动板顶紧,然后用齿刃刀锯将高出切割槽边缘部分的胶条或胶棍切掉,所述的齿刃刀锯锯齿为顶角30度的等腰三角形状,锯齿密度为12-21齿/10㎜。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用胶条或胶棍对接坡口切割工具,通过在底板上制作滑槽及置于滑槽内的活动板与滑槽另一端的固定板配合,可实现现场精密切割胶条或胶棍,精度可达1mm以内,且该工具安全可靠,可一次成型。对接坡口切割简便快捷,光洁度好。在电力行业应用可减少充油设备的渗漏,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坡口切割工具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4是固定板零件图。
图5是活动板零件图。
图6底座零件图。
图7是齿刃刀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活动板,3-紧固螺栓,4-底座,5-滑动槽,6-螺栓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用胶条或胶棍对接坡口切割工具,有一个底座4,在底座上制作两条平行的滑动槽5,根据需要,可制作多条平行滑动槽。在滑动槽的一端用螺丝固定一个与滑动槽5轴向垂直的固定板1,一个活动板2通过下部的两只滑脚可在滑动槽内往复移动。上述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构成一个宽度可调的切割槽。所述的活动板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活动板组。上述固定板与活动板为三角形状,并且二者在底座上重合时其大小与形状要完全相同。在活动板一侧的底座上有一个螺栓座6,螺栓座的螺栓孔内有紧固螺栓3。
所述的切割工具可由薄钢板制作而成。坡口倾斜角度可在10-45度间选择,一般取15-30度即可满足大部分工作的需要。
使用时,将欲切割胶条或胶棍穿入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的切割槽内,将活动板滑至胶条或胶棍一侧并用紧固螺栓将活动板顶紧,然后用齿刃刀锯将高出切割槽边缘部分的胶条或胶棍切掉,所述的齿刃刀锯锯齿为顶角30度的等腰三角形状,锯齿密度为12-21齿/10㎜。
在使用过程中视切割胶条或胶棍密度选择不同锯齿密度的刀锯。通常可选择12-15齿/10㎜或18-21齿/10㎜。
为了提高效率,可采用多个活动板组合的方式,即在滑动槽内同时放置若干个活动板,构成多个切割槽,同时切割多个胶条或胶棍。
图4所示,固定板下部有两个螺丝孔,与底座上的两个螺丝孔对应。
图5所示,在活动板下部有两只滑脚,通过该两只滑脚使活动板在底座的两个滑动槽内移动。
图6所示的底座上有与固定板匹配的螺丝孔,滑动槽和固定螺栓座的螺孔。
图7所示是齿刃刀锯设置有21个锯齿,用于切割高密度胶条或胶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分公司,未经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2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