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胶溶角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2064.4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波;宋洋;唐百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2 | 分类号: | B29C65/4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智博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溶角硫化技术,特别是硅胶溶角硫化技术 。
背景技术
在幕墙行业单元周边的密封制作过程中,国内外工程对胶料的密封性及质量要求都很高,因此在密封胶料的使用上采用性能很好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硅胶条粘接采用普通瞬干胶粘接达不到粘接效果,一般在转角部位都是采取硅酮密封胶的粘接,此方法的粘接需要先把胶条固定,再打胶,硅酮密封胶的固化还需要2-4天左右才能定形,而且粘接后形状与原胶条差异较大。加工周期长,场地占用空间大,不适合批量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胶溶角工艺,其目的是解决以往采用粘接方法连接硅胶条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硅胶溶角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步骤如下:
(一)、将模具放到设定好温度的设备中加热2小时;
(二)、将加热后的模具打开,将已硫化的硅胶条放入模具型腔中,然后合上带有注胶腔的模具中板,在模具中板的注胶腔内注入未硫化硅胶的胶料,胶料的成分包括: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硫化剂双二五、色母膏,三者的质量比例为:100:1.0:0.15;
(三)、合上模具上板对两根已硫化的硅胶条的交接处进行加压力硫化,硫化压力不小于5MPa。
已硫化的硅胶条的压缩量在0.3mm以内。
“(一)”步骤中加热温度控制在200℃.
“(三)”步骤中的硫化时间为200秒。
优点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胶溶角工艺,该工艺使两根胶条在很短时间内完全溶接成为一个整体,方便、快捷,减少场地占用及装配时间。
本发明可生产出高性能的密封制品。其通过对该硫化工艺的研究与试验,研发出一种全新的适应硅胶溶角硫化的生产工艺,此工艺经在生产中实际应用,生产出的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的认可,通过了幕墙门窗产品的性能测试,本发明工艺可形成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硅胶接四框成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胶溶角工艺,该工艺的步骤如下:
(一)、将模具放到设定好温度(温度控制在200℃)的设备中加热2小时;
(二)、将加热后的模具打开,将已硫化的硅胶条放入下模板8的模具型腔中,然后合上带有注胶腔的模具中板,在模具中板的注胶腔内注入未硫化硅胶的胶料,胶料的成分包括: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硫化剂双二五、色母膏,三者比例为:100:1.0:0.15;
(三)、合上模具上板对两根已硫化的硅胶条的交接处进行加压力硫化,硫化压力大于5MPa。
首先我们做了先期试验,在没有开硅胶模具前我们利用原有的三元乙丙模具进行接角试验,确定硅胶的粘接效果。以往我们做三元乙丙胶接角时,硫化温度一般控制在175度至185度之间,硫化时间一般在150~180秒之间。但在做硅胶接角试验时,第一次我们把温度设定在180℃,硫化时间从100秒开始直至300秒溶角处溶接效果不好;第二次把温度提高到195至200℃之间,进行硫化试验,发现溶角相对好些,但仍然不稳定,时好时坏,而且硫化时间相对很长达到200秒或200秒以上;
最后本发明得出了一个最佳的硫化温度,而且硫化时间相对最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此试验得出,由于没有考虑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耐高温特性,在温度低时胶料硫化不能产生很好的交联,致使溶角处不能融合在一起。这是做硅橡胶溶角时最关键的一点。
其次,在接角的试验过程中,发现硅胶条的压缩量非常小,尤其实体部分,基本控制在0.3以内,尺寸大了在压合时,胶条容易脆,即碎裂。但如果胶条尺寸若出小了,在注胶时胶条就会受压而产生外冲现象,造成胶条不能完全溶合在一起。
还有就是模具注胶腔的设计,注胶腔一般设计成圆形,它是由注胶塞6、型腔4和注胶口7组成,见图2和3,注胶腔的大小根据添胶量的大小进行设计,注胶塞与型腔的配合要适中,否则不易开启模具或漏料;注胶口的形状和个数是由接头产品断面形状的不同而确定,它分为单注胶口和双注胶口,注胶口的内壁要求有一定的光滑度,便于抽取料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2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