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51751.4 | 申请日: | 201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5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00 | 分类号: | H02K5/00;H02K5/16;H02K1/22;H02K1/17;H02K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郑玉洁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管,该轴管具有一个开口端及一个封闭端,且该轴管内部设置一个轴管内装组件,该轴管内装组件具有朝向该开口端的一个顶部;
一个转子,设有一个转动轴,该转动轴结合该轴管内装组件,且该转动轴具有一个扣持槽;及
一个定子,结合于该基座的轴管,该定子设有至少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具有朝向该转动轴的一个末端,且该限位件另具有朝向该轴管内装组件的一个底部,该底部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之间具有一个支撑件及间隙;
其中,该支撑件邻近该轴管的内周面且远离该转动轴的外周面,该间隙远离该轴管的内周面且邻近该转动轴的外周面,且该间隙是作为供该限位件变形并使该限位件末端伸入至该转动轴扣持槽的变形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在该转动轴的径向上,该转动轴的外周面至该轴管的内周面具有一个最大径向距离,另定义一个基准面,该基准面与该转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且该基准面通过该最大径向距离的中点,该支撑件位于该基准面与该轴管的内周面的径向范围内,该基准面与该转动轴的外周面的径向范围内仅具有该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一体结合于该限位件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一体结合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为位于该限位件的底部及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之间的可拆离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轴管内装组件至少具有一个轴承,该轴承具有一个穿孔,该转子的转动轴穿伸结合该穿孔,该轴管内装组件的顶部为该轴承朝向该开口端的一个端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在该转动轴的径向上,该限位件的末端至该轴承的穿孔孔壁具有一个径向距离,该径向距离小于或等于该间隙的轴向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子包含一个绝缘套组、一个硅钢片组及一个线圈组,该绝缘套组结合该硅钢片组,该线圈组绕设该绝缘套组以构成该定子,且该限位件于该限位件末端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绝缘套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与该绝缘套组的连接部位与该轴管的开口端之间形成一个弹空间隙。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轴管的外周壁形成一个定位肩部,该定子结合于该轴管的外周壁且定位于该定位肩部。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转动轴的外周面形成一个用以形成该扣持槽的径缩部。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朝向该轮毂的一侧表面设置一个集尘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集尘部为凹槽或粗糙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7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刷直流电机
- 下一篇:星载L频段微放电大功率三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