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以及光源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1254.4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畊毅;林诗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F21S2/00;F21V1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以及 光源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波长转换物质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Quantum Dots)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粒径不足10纳米的颗粒。通常说来,量子点是由锌、镉、硒和硫原子组合而成。其特性是,每当受到光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因此可被归类为波长转换物质(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的一种。
从工作原理而言,量子点与YAG荧光体类似,通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光线刺激让量子点发散出几种颜色的组合,最终让LED发散出白色的灯光。在同样的亮度下,量子点LED灯所需的蓝光更少,在电光转化中需要的电力自然更少,更高效的表现令其在节能方面更胜一筹。
量子点通常封装于玻璃毛细管内。目前含有量子点的玻璃毛细管的固定方式是利用封装胶材将玻璃毛细管贴附在LED灯的基座上方。由于封装胶材在涂布时为液状,具有流动性,若封装胶材的量过多,会产生溢胶的问题,进而影响光学品味及组装性。
量子点(Quantum Dots)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粒径不足10纳米的颗粒。通常说来,量子点是由锌、镉、硒和硫原子组合而成。其特性是,每当受到光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因此可被归类为波长转换物质(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的一种。
从工作原理而言,量子点与YAG荧光体类似,通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光线刺激让量子点发散出几种颜色的组合,最终让LED发散出白色的灯光。在同样的亮度下,量子点LED灯所需的蓝光更少,在电光转化中需要的电力自然更少,更高效的表现令其在节能方面更胜一筹。
量子点通常封装于玻璃毛细管内。目前含有量子点的玻璃毛细管的固定方式是利用封装胶材将玻璃毛细管贴附在LED灯的基座上方。由于封装胶材在涂布时为液状,具有流动性,若封装胶材的量过多,会产生溢胶的问题,进而影响光学品味及组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光装置以及光源模块,以解决传统应用于量子点LED的封装结构所遭遇到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含基座、发光二极管芯片、波长转换物质以及封装胶材。基座具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上。发光二极管芯片位于基座的第一凹槽内,而波长转换物质则位于基座的第二凹槽内。封装胶材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波长转换物质与第二凹槽的一侧壁之间具有空隙,可容纳多余的封装胶材,避免胶材溢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凹槽的开口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封装胶材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并且填满第一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封装胶材更填入该波长转换物质与该第二凹槽的该侧壁之间的该空隙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物质位于一玻璃毛细管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玻璃毛细管与第二凹槽的底部表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顶部更包括一导角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包含导光板、至少一光学膜片、以及发光装置。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与出光面。光学膜片位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而发光装置则位于导光板的入光面上。发光装置包含基座、发光二极管芯片、波长转换物质以及封装胶材。基座具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上。发光二极管芯片位于基座的第一凹槽内,而波长转换物质则位于基座的第二凹槽内。封装胶材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波长转换物质与第二凹槽的一侧壁之间具有空隙,可容纳多余的封装胶材,避免胶材溢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具有一下表面、一上表面以及多个侧表面。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表面为入光面,且上表面为出光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块更包括反射片,位于导光板的下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块更包括支撑结构。所述发光装置位于支撑结构内,且支撑结构固定在导光板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具有下表面、上表面以及多个侧表面。导光板的下表面为入光面,且上表面为出光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酸螯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板匣及其可调式感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