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行距水稻高速插秧机秧箱横向移箱控制导向轴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0584.1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泉;朱梅;陈迎春;曹成茂;张健美;张华标;陈启围;杨申;郭陈栋;葛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行距 水稻 高速 插秧机 横向 控制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插秧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行距水稻高速插秧机秧箱横向移箱控制导向轴。
背景技术:
目前在插秧机领域,横向移箱的机构主要有齿条式、转盘齿条式、链条式、螺旋凹槽式等几种,但是一般都只能实现横向移箱量是30㎝,这种横向移箱量固定的移箱控制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农艺和不同地区的种植需要了。在我国,面积广阔,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地形等的不同,各个地区的土壤肥沃状况差异也比较大,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条件要求,种植的密度和生长周期不同等也有所不同,就需要在插秧的时候对插植的行距进行调节,来适应各地农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行距水稻高速插秧机秧箱横向移箱控制导向轴,它可以实现插秧的时候对插植的行距进行调节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行距水稻高速插秧机秧箱横向移箱控制导向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轴体,所述轴体的环形外壁上开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配合有半圆形的移动压片以及半圆形的凸轮垫片,所述移动压片的半圆形外壁与轴体的半圆形外壁组成轴体的螺旋槽环壁,所述轴体的螺旋槽环壁上开有两组螺旋方向相反、螺距相等、连续的且宽度相同的螺旋槽,两组螺旋槽的相位角相差180°。
所述的一种可调行距水稻高速插秧机秧箱横向移箱控制导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槽底与凸轮垫片以及移动压片上分别设有多组相互配合的定位孔,有定位柱插装在移动压片和导向槽上的定位孔内以及凸轮垫片与导向槽的定位孔内。
所述的一种可调行距水稻高速插秧机秧箱横向移箱控制导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垫片位于移动压片的右侧。
所述的一种可调行距水稻高速插秧机秧箱横向移箱控制导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两端的回转部分的相位角相差 。
所述的一种可调行距水稻高速插秧机秧箱横向移箱控制导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的左部开有从动齿轮键槽。
所述的一种可调行距水稻高速插秧机秧箱横向移箱控制导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安装在水稻高速插秧机中移箱的支架上。
本发明通过改变移动压片在导向槽内的相对位置,达到螺旋槽的平滑、连续连接,可以在不用拆掉整个轴体或更换轴体就能实现多种行距下的秧箱横向移箱的控制,调节方便、便于压片的拆卸和装配。
本发明在安装左主动凸轮后,左主动凸轮位置始终固定不动,右主动凸轮根据所需的导程改变其位置,移到移动压片移动凹槽处时使用右主动凸轮垫片。
本发明的导向槽内滑动配合有移动压片,使移动压片在导向槽里左右移动,从而改变移动压片和螺旋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当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后,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作用,将移动压片锁定在螺旋轴上的导向槽中。对于两端的回转处分别在螺旋轴和移动压片上,且两个回转凹槽相位角相差,与之相应的左主动凸轮也在相位角上相差,同时,在改变螺旋轴的导程之后必须使纵向送秧也同步,就得把两个主动凸轮之间的距离也作出调整,在调整时,左主动凸轮可以固定不动,而使右主动凸轮相应的移动,且两个主动凸轮的相位角相差。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实现了统一插秧机可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土壤状况下秧苗的种植密度,同时结合农艺上的需要,提高了同一插秧机的适应范围,达到行距可调,并且配合相应的行距下的秧箱横向移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A向剖视图。
图4为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可调行距水稻高速插秧机秧箱横向移箱控制导向轴,包括有轴体1,所述轴体1的环形外壁上开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导向槽2,所述导向槽2内滑动配合有半圆形的移动压片3和凸轮垫片8,所述移动压片3的半圆形外壁与轴体的半圆形外壁组成轴体的螺旋槽环壁,所述轴体1的螺旋槽环壁上开有两组螺旋方向相反、螺距相等、连续的且宽度相同的螺旋槽4,两组螺旋槽4的相位角相差180°。所述轴体1两端的回转部分的相位角相差。所述导向槽2槽底与凸轮垫片8以及移动压片3上分别设有多组相互配合的定位孔5,有定位柱6插装在移动压片3和导向槽2上的定位孔内以及凸轮垫片8与导向槽2的定位孔内。
所述轴体1的左部开有从动齿轮键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0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缸裸缸式水榕布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制浆造纸产生的白泥回收利用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