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的纤维多孔钛棒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0508.0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郝永强;何国;戴尅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36 | 分类号: | A61F2/36;A61L27/56;A61L27/32;A61B17/78;A61L31/08;A61L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股骨头 缺血性 坏死 修复 纤维 多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的纤维多孔钛棒。
背景技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供血障碍而造成的骨细胞坏死性病变,是骨伤科难以治愈的病变之一,患者行动受限,身体非常痛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股骨头缺血面导致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受力负重引起的股骨头塌陷。
目前,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如髓芯减压加植骨、血管植入、带航瓣或带血管蒂骨瓣植入及各种截骨手术,以试图重建股骨头的血运,但均无法阻止股骨头的进一步塌陷,其原因主要由于股骨头内缺乏有力的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的纤维多孔钛棒,将其植入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内,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的纤维多孔钛棒,包括纤维多孔钛棒本体和包裹于所述纤维多孔钛棒本体外表面的纳米锶磷灰石层,所述纤维多孔钛棒本体的棒直径为1~2cm,棒高为50~80cm,孔径分布为100~800μm,孔隙率为80.0±2.0%,孔隙之间相互连通。
上述的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的纤维多孔钛棒,其中,所述纤维多孔钛棒本体由纯钛纤维制成。
上述的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的纤维多孔钛棒,其中,所述纤维多孔钛棒本体的抗压强度为15.0~16.0Mpa,弹性模量为0.90~1.20GPa。
上述的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的纤维多孔钛棒,其中,所述的纳米锶磷灰石层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66.46%纳米锶磷灰石、0.299%氯化钠和33.24%的蒸馏水。
本发明纤维多孔钛棒,将其植入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内,不但能替代缺损区域,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还能在保持原有纤维多孔材料特性的基础上,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与分化,更有效地诱导骨的形成,增强骨整合和骨键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纤维多孔钛棒1,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包括纤维多孔钛棒本体2和包裹于所述纤维多孔钛棒本体2外表面的纳米锶磷灰石层3,纤维多孔钛棒本体2的棒直径为1~2cm,棒高为50~80cm,孔径分布为100~800μm,孔隙率为80.0±2.0%,孔隙之间相互连通。该纤维多孔钛棒本体2由纯钛纤维制成,其抗压强度为15.0~16.0Mpa,弹性模量为0.90~1.20GPa。所述的纳米锶磷灰石层3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66.46%纳米锶磷灰石(Sr10(PO4)6(OH)2)、0.299%氯化钠和33.24%的蒸馏水。
将本发明纤维多孔钛棒植入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内,能替代缺损区域,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纤维多孔钛棒与纳米锶磷灰石复合修复骨缺损,能在保持原有纤维多孔材料特性的基础上,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与分化,更有效地诱导骨的形成,增强骨整合和骨键合。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0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液压夹具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及其专用的自动称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