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逆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9918.3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陆元成;洪伟弼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H01F27/30;H01F27/08;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7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散热性能的高效逆变装置。
背景技术
逆变器(Inverter)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或方波),通俗地说,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DC)转化为交流电(AC)的装置,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在直流输入、交流输出的逆变装置中,输入级通常电压较低,所以常采用推挽式工作方式。图1所示为推挽式逆变器的主电路,逆变器是由具有中心抽头变压器Tt,两只开关管V1、V2和两只二极管D1、D2构成的,是一种完全对称的结构形式,而且V1和V2发射极接在电源的负极,驱动十分方便,也不必进行隔离。变压器Tt两个初级绕组的匝数相等,即W11=W12=W1,次级绕组的匝数为W2,输入直流电加于变压器Tt的初级中心抽头上,变压器Tt初级的另两个引出端分别连接两个电子开关下地。
变压器通常采用铁氧体变压器,中国专利CN 1989579A公开了一种用于逆变器的变压器,包括:绕线管,其包括至少一个在一对相对侧壁之间的障壁以及被所述障壁划分为低电压侧和高电压侧的线圈缠绕部,两股或更多股线圈被缠绕在所述低电压侧的所述线圈缠绕部周围,以及被插入到所述绕线管中的铁氧体芯,所述铁氧体芯包围所述绕线管并且引导磁通。该类变压器中一般将初级绕于线包中,用引脚引出焊接于PCB板上,这种方式在大功率应用中不利于变压器散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逆变装置,可以大大提高变压器的散热功率,且大幅提高整机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逆变装置,包括带主散热部件的变压器和若干电子开关管,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部、磁芯部件和次级线圈部,所述若干电子开关管均为MOS管,所述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初级线圈部为具有相等数目匝数的两个初级绕组,其中:
所述磁芯部件具有圆环柱体形缠绕部,多股线圈被缠绕在所述磁芯部件的圆环柱体形缠绕部上,构成所述次级线圈部;
所述主散热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风机和金属散热器,所述金属散热器包括通过一绝缘部件互连的第一散热体和第二散热体,所述两个初级绕组包括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体且与所述第一散热体电连接导通,另一端从所述圆环柱体形缠绕部轴向一侧穿过所述圆环柱体形缠绕部的中空部分后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初级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体且与所述第二散热体电连接导通,另一端从所述圆环柱体形缠绕部轴向另一侧穿过所述圆环柱体形缠绕部的中空部分后与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若干电子开关管的漏极分别紧贴于所述金属散热器上且与所述金属散热器电连接导通。
上述高效逆变装置,其中,所述磁芯部件为超微晶磁芯。
上述高效逆变装置,其中,两个所述初级绕组的匝数为1至3圈。
上述高效逆变装置,其中,所述磁芯部件与所述风机分列于所述金属散热器的两侧。
上述高效逆变装置,其中,所述若干电子开关管组成推挽式电路。
上述高效逆变装置,其中,所述若干电子开关管为四个MOS管或者六个MOS管或者八个MOS管,并且均等地分布在所述第一散热体和所述第二散热体上。
上述高效逆变装置,其中,所述风机、所述金属散热器、所述四个电子开关管、所述初级线圈部、所述磁芯部件和所述次级线圈部所构成的结构为轴对称分布。
上述高效逆变装置,其中,所述磁芯部件的轴线为水平方向且与所述金属散热器平行。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具有圆柱体形缠绕部的磁芯部件在环绕上次级线圈之后,固定于金属散热器前,这样变压器周围的气流最大,有利于散热;
2、初级线圈部的2个初级绕组以轴对称方式进行连接,不仅使得2个初级绕组的长度短,电阻损耗小,而且由于是敞开式的,散热性极佳,同时由于是直接电连接于散热器上,散热器也能帮助初级绕组进行散热;
3、电子开关管的漏极分别紧贴于金属散热器上且与金属散热器电连接导通,热传导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绘出现有技术中推挽式逆变器的主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9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