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苦楝素丁醚脲乳油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9640.X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8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江瑞荣;曾兆华;王玉林;廖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龙岩市林业种苗站 |
主分类号: | A01N47/30 | 分类号: | A01N47/30;A01N43/16;A01N25/02;A01P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周晖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苦楝素丁醚脲 乳油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农药,尤其是一种苦楝素丁醚脲乳油。
二.背景技术
当前,农业上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在保障生产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禁止化学农药的使用,并积极的鼓励研制和推广应用型生物农药,可是很多生物农药由于其见效周期较长,对害虫的致死效应滞后而得不到农业生产的认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药的使用仍然难以完全被禁止。如果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复配,结合两者的优点,既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害虫危害。专利号为02134918.5的“印楝素与丁醚脲混配农药制剂”公开了一种生物农药,能达到结合两者优点的效果,但是,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一类从印楝中分离出来活性最强的化合物,不稳定,是一类高度氧化的柠檬素,带有许多相似的官能团,它属于四环三萜类,印楝素可以分为印楝素-A,-B,-C,-D,-E,-F,-G,-I共8种,印楝素-A就是通常所指的印楝素。由于印楝素从印楝树中提取,该树种属热带树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冻难成活,所以,该农药制剂原料缺乏,引进成本高。
目前,用于防治小绿叶蝉的药剂主要有吡虫啉、噻嗪酮、啶虫脒、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主要都是化学农药,对于小绿叶蝉见效很快,但是持效期比较短、容易产生抗性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丁醚脲是一种新型硫脲类高效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熏蒸作用、低毒,但对鱼、蜜蜂高毒。在紫外光下转变为具有杀虫活性的物质,可防治多种作物和观赏植物上的蚜虫、粉虱、叶蝉、夜蛾科害虫及害螨。
苦楝素又名川楝素(Toosendanin)主要是从苦楝、川楝的树皮和果实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属于三萜类苦味素,能终止昆虫卵、幼虫或蛹的发育;破坏产卵、减弱昆虫肠道吸收能力和阻止食道的有效功能,具有拒食和胃毒作用的活性物质,中医中有驱蛔虫,蛲虫和鞭中等作用,农业上也有应用于驱虫和杀虫的报道。苦楝、川楝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各地,苦楝素提取物作为生物农药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复配的苦楝素丁醚脲乳油,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法来实现:
它由以下组分重量配比而成:苦楝素0.05-5%、丁醚脲0.05-20%,表面活性剂10-20%,助溶剂10-20%,稳定剂5-20%,增效剂0.5-10%,增渗剂1-10%,其余为有机溶剂;所述苦楝素为苦楝的种子、叶片及树皮提取物或苦楝素异构体;所述丁醚脲为原药或制剂。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的聚氧乙烯醚类,如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助溶剂为丙酮、苯酚、正丁醇、异丙醇;稳定剂为蓖麻油、环氧化豆油、苯二酚等防氧化和防光解剂;增效剂为增效醚、增效砜、农乳1605、甲醛;增渗剂为氮酮、JPC-2;有机溶剂为二甲苯、植物油、DMF、乙酸乙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合了丁醚脲速效性和苦楝素持久性的优点,杀虫效果显著、时效长。
2、原料来源广泛,综合成本较低。
3、能有效降低农作物叶片的化学农药残留,同时降低对天敌和蜜蜂的危害。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例1
药剂按重量配比:丁醚脲9%,苦楝素1%,丙酮5%,环氧化豆油1%,氮酮0.5%,农乳160510%,有机溶剂(二甲苯∶DMF=1∶1)补足100%,采用高速搅拌混匀。
用本发明乳油稀释1500倍,对茶叶喷雾;以市售20%丁醚脲乳油稀释1500倍,对茶叶喷雾,作为对照。结果:
对照:用药后7天对小绿叶蝉的防治率均达到98%以上,药后14天新一代的小绿叶蝉开始繁殖,虫口密度开始逐渐恢复,药后28天恢复到药前的80%,药后56天虫口密度已经超过药前数。
本发明:用药后7天对小绿叶蝉的防治率达到70%左右,药后14天新一代小绿叶蝉虫口密度恢复缓慢,药后28天恢复到药前的30%,药后56天的虫口密度为药前的70%。
实例2
药剂按重量配比:丁醚脲19.8%,苦楝素0.2%,丙酮5%,环氧化豆油1%,氮酮0.5%,农乳160510%,有机溶剂(二甲苯∶DMF=1∶1)补足100%,采用高速搅拌混匀。
用本发明乳油稀释1500倍,对茶叶喷雾,对照同实例1,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龙岩市林业种苗站,未经福建省龙岩市林业种苗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9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藻、小球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多个溅射源的反应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