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急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48227.1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6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22 | 分类号: | H04W4/22;H04W24/00;H04W7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 呼叫 业务 实现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紧急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终端的紧急业务能力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通信系统(3G)采用了码分多址的接入方式,以支持多媒体业务以及相对二代通信系统(2G)拥有更好的通信安全性和通信质量。为满足人们更高的通讯需求,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确保3G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启动了3G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简称LTE)的研究项目。
目前LTE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无线通讯标准,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步进行推广。其试验网和实验终端也逐步在建设中。紧急呼叫业务是无线移动通讯的业务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但相关技术并没有提供无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为SIM)卡的终端在LTE网络中实现紧急呼叫业务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没有提供无SIM卡的终端在LTE网络中实现紧急呼叫业务的技术方案,从而导致无SIM卡的终端在LTE网络中无法进行紧急呼叫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案及终端的紧急业务能力的测试方案,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包括:无用户识别模块SIM卡的终端与LTE网络侧建立无线资源连接;通过建立的无线资源连接发起紧急加强分组附着流程;在紧急加强分组附着流程完成后,建立与LTE网络侧的专用数据承载,通过专用数据承载进行紧急呼叫业务。
优选地,通过建立的无线资源连接发起紧急加强分组附着流程,包括:发送附着类型为紧急加强分组附着的附着请求消息到LTE网络侧;接收LTE网络侧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发送附着完成消息到LTE网络侧。
优选地,接收LTE网络侧发送的附着接受消息之前,还包括:终端与LTE网络侧进行鉴权处理。
优选地,终端与网络侧进行鉴权处理,包括:LTE网络侧向终端发送鉴权请求;终端接收到鉴权请求后,发送鉴权响应到LTE网络侧;LTE网络发送安全模式命令到终端;终端接收到安全模式命令之后,发送安全模式完成消息到LTE网络侧。
优选地,建立与LTE网络侧的专用数据承载,包括:发送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消息到LTE网络侧的服务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激活专用承载完成消息,与LTE网络侧建立紧急呼叫业务的专用数据承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叫业务的实现装置,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终端与LTE网络侧的无线资源连接;附着模块,用于通过建立的无线资源连接发起紧急加强分组附着流程;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紧急加强分组附着流程完成后,建立与LTE网络侧的专用数据承载,通过专用数据承载进行紧急呼叫业务。
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鉴权模块,用于与LTE网络侧进行鉴权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紧急业务能力的测试方法,包括:在无用户识别模块SIM卡的终端发起紧急呼叫业务时,系统模拟器检测终端发送的链接请求消息,在检测到链接请求消息的情况下,系统模拟器向终端发送无线资源链接建立消息;系统模拟器检测终端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在检测到附着请求消息时,系统模拟器向终端发送附着接受消息;系统模拟器检测终端发送的附着完成消息,在检测到附着完成消息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专用数据承载请求消息,与终端建立紧急呼叫业务的专用数据承载。
优选地,与终端建立紧急呼叫业务的专用数据承载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终端通过专用数据承载实现紧急呼叫业务;在紧急呼叫业务完成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终端向系统模拟器发送去激活专用数据承载的请求消息,系统模拟器响应去激活专用数据承载的请求消息,去激活专用数据承载,释放与终端的无线资源链接;系统模拟器等待直到预定定时器超时;系统模拟器检测是否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跟踪区域更新请求消息。
优选地,系统模拟器用于模拟实现LTE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82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