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隙率可控的人工骨支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7242.4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汪焰恩;魏庆华;秦琰磊;李鹏林;杨明明;潘飞龙;郭叶;叶东东;龙水军;毛海龙;韩琴;王月波;周金华;魏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吕湘连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隙率 可控 人工 支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孔隙率可控的人工骨支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理论计算或模拟仿真,在生物陶瓷小球半径选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可速溶生物小球的数量或半径,得到一种符合病人个体骨孔隙率的模型,记下此时的生物陶瓷小球和可速溶生物小球数量比N及生物陶瓷小球直径值D、可速溶生物小球直径d;
步骤2、计算机处理人工骨支架三维CAD模型,将其从下至上顺序分割成间距为Δh的二维截面图形N份,第i份截面图形面积为Ai,其中Δh的大小为生物陶瓷微球的直径;
步骤3、将步骤2中输出的N份二维截面图形导入三维打印机;将生物胶黏剂装入三维打印机的储液腔,且按照步骤1所得的参数将两种小球混合均匀,其中生物陶瓷微球直径为D,可速溶微球直径为d;
步骤4、i=1,在成型工作台上均匀的铺上一层混合微球;
步骤5、启动三维打印机,把第i层生物胶黏剂喷洒到第i层混合微球上;然后再均匀铺上一层混合微球,形成第i+1层;
步骤6、判断i值,如果i<N,则i=i+1,重复步骤5;否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7、支架制作完毕,取出支架;然后将支架放入到蒸馏水中,待可速溶微球完全溶解后取出,并用生物溶解液反复浸泡和冲洗,最后对支架进行真空烘干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2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