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专属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6780.1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荆梅芳;苏昕;张然然;徐婧;潘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L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专属 参考 信号 发送 方法 接收 设备 | ||
1.一种基于用户专属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确定传输模式和天线端口配置;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模式和所述天线端口配置向用户设备发送用户专属参考信号UERS和数据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传输模式,包括:
传输模式为可配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配置情况确定所述传输模式;或者,传输模式为预先约定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约定情况确定所述传输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天线端口配置,包括:
天线端口配置为可配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配置情况确定所述天线端口配置;或者,天线端口配置为预先约定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约定情况确定所述天线端口配置;或者,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传输模式确定所述天线端口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传输模式确定所述天线端口配置,包括:
当传输模式为预编码传输模式时,如果为一天线端口传输数据,则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天线端口配置为天线端口7或天线端口8;如果为两天线端口传输数据,则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天线端口配置为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8;
当传输模式为发送分集传输模式时,如果为两天线端口传输数据,则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天线端口配置为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9,或为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8;如果为四天线端口传输数据,则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天线端口配置为天线端口7、天线端口8、天线端口9、天线端口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天线端口配置,还包括:
在扩展循环前缀CP情况下,当传输模式为发送分集传输模式时,如果为两天线端口传输数据,则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天线端口配置为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8。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传输模式时,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配置的传输模式的信息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天线端口配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配置的天线端口配置的信息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传输模式的参数为用户级的参数或者小区级的参数;表示天线端口配置的参数为用户级的参数或者小区级的参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模式和所述天线端口配置向用户设备发送用户专属参考信号UERS和数据信号,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数据功率相对于UERS功率的比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功率相对于UERS功率的比值以及所述传输模式和所述天线端口配置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UERS和数据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数据功率相对于UERS功率的比值,之后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是否需要将所述数据功率相对于UERS功率的比值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当数据采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时,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不需要将所述数据功率相对于UERS功率的比值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当数据采用高阶调制时,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需要将所述数据功率相对于UERS功率的比值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并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数据功率相对于UERS功率的比值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数据功率相对于UERS功率的比值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所述高层信令将UERS的绝对功率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表示数据功率相对于UERS功率的比值的参数为用户级的参数或小区级的参数;表示UERS的绝对功率的参数为用户级的参数或小区级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7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绳固定件
- 下一篇:家用制冷器具和家用制冷器具的绝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