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6701.7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志;胡兴旺;赖熙庭;黄翔宇;朱睿;王凌云;孙道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D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诱导 直径 可控 纳米 纤维 装置 | ||
1.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直流高压电源、溶液槽、限径板、金属板、驱动装置和收集板;所述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与溶液槽内导电层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与收集板连接并接地;限径板覆盖在聚合物溶液表面,限径板上设有通孔或槽阵列;所述金属板与驱动装置连接,金属板设于溶液槽上,溶液槽内注入聚合物溶液;收集板设于溶液槽上方,用于收集纳米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高压电源输出大于30kV。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径板上表面高于聚合物溶液面或平齐,所述限径板为绝缘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但不局限于圆形、方形或菱形,最大尺寸小于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最小矩形边小于2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径板覆盖在聚合物溶液表面,限径板上表面不低于溶液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与溶液液面水平、垂直或倾斜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带有导电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绝缘层,内层为导电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诱导的直径可控纳米纤维电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距液面的垂直距离不大于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7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芽糙米白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与乙基多杀菌素复配的杀虫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