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束成形方法、基站和交通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6614.1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5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陆犇;卜智勇;杨洪生;翟志刚;俞凯;夏俊;李泠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W16/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成形 方法 基站 交通运输 装置 | ||
1.一种波束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交通设备进入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发送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交通设备进入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发送的所述交通设备的速度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并结合对应的时延信息确定所述基站所要发送的波束的参数,调整发送波束的方向;
所述基站按照所述确定的波束方向向所述交通设备发送所述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交通设备通信装置进入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发送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交通设备进入到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每隔一系统预设时间间隔d1向所述基站发送一次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交通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交通设备进入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发送的所述交通设备的速度信息,包括:
所述交通设备进入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每隔一系统预设时间间隔d2向所述基站发送一次交通设备的速度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交通设备发送的速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并结合对应的时延信息确定所述基站所要发送的波束的参数,调整发送波束的方向,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确定时延信息,计算并确定发射角度参数,调整所述基站所要发送的波束方向,其中所述时延信息是指所述交通设备从发送位置信息时刻到所述基站发送波束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波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为由位置定位系统得到的交通设备当前位置信息。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交通设备进入基站覆盖的小区后发送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接收所述交通设备进入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发送的所述交通设备的速度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结合对应的时延信息,以及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确定所述基站所要发送的波束的参数,调整发送波束的方向
发送单元,按照所述确定的波束方向向所述交通设备发送所述波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确定时延信息,计算并确定发射角度参数,调整所述基站所要发送的波束方向,其中所述时延信息是指所述交通设备从发送位置信息时刻到所述基站发送波束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8.一种交通设备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通信终端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交通设备通信装置进入基站覆盖的小区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交通设备的速度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波束,其中所述基站发送的波束方向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速度信息,并结合对应的相关时延信息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设备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交通设备通信装置进入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每隔一系统预设时间间隔d1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设备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交通设备通信装置进入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每隔一系统预设时间间隔d2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交通设备的速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交通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设备包括动车、火车、城际列车,高铁、长途客车、公交车、轮船、地铁或者轻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6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