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质奥氏体不锈钢板材的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5959.5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久;戎利建;闫德胜;姜海昌;刘树伟;胡晓峰;王本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15/06 | 分类号: | B23K1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不锈钢 板材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种钢焊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单相奥氏体不锈钢(HR-2)与沉淀强化奥氏体不锈钢(J75)异质板材(厚度2.0~5.0mm)的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HR-2是单相奥氏体不锈钢,钢中除主元素Fe、Cr、Ni、Mn外,还添加0.2~0.34wt.%的固溶强化元素N。该不锈钢通常在固溶状态下使用,其屈服强度(σ0.2)≥350~400MPa、抗拉强度≥650~700MPa、延伸率≥45~55%、断面收缩率≥60~70%。J75是沉淀强化奥氏体不锈钢,通常在时效状态下使用,钢中除主元素Fe、Cr、Ni、Mo外,还添加了约2wt.%Ti和约0.3wt.%Al,时效过程中会析出的与基体具有共格关系的强化相γ′-Ni3(Al,Ti),从而使不锈钢获得高强度和良好塑性匹配,其屈服强度(σ0.2)≥690~750MPa、抗拉强度≥980~1050MPa、延伸率≥22~25%、断面收缩率≥35~50%。
在航空、航天、化工及能源领域作为结构材料使用时,不可避免的遇到HR-2与J75不锈钢的连接问题。应提到的是,采用普通的熔化焊(如钨极氩弧焊)方法,由于其热输入大,接头的热影响区会很大,这会使J75不锈钢中析出的强化相γ′-Ni3(Al,Ti)回溶,在热影响区形成明显的贫γ′区,显著降低接头强度;同时,也易于在接头中形成刀状腐蚀等缺陷。此外,由于HR-2中含N,易于在接头金属凝固时易形成气孔缺陷,造成接头性能下降,不能满足与HR-2接头等强的要求。电子束焊接属于高能束流焊接的一种,由于具有热输入小、能量集中、焊深焊宽比大、不需填充金属和坡口,同时造成材料热影响区小等优点,已经在诸多领域的材料和构件连接上获得了应用。选用电子束焊接进行HR-2与J75不锈钢的异质材料连接,可防接头中刀状腐蚀等缺陷的形成,有利于改善接头性能。但仍会在J75合金一侧形成一定的热影响区,从而致使强化相γ′-Ni3(Al,Ti)回溶,在形成一定的贫γ′区,降低接头强度。同时,抑制接头中氮气孔的形成依然不容忽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奥氏体不锈钢(HR-2)与沉淀强化奥氏体不锈钢(J75)异质板材(厚度2.0~5.0mm)的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头形成贫γ′区、易于造成氮气孔及接头强度低于单相HR-2不锈钢强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相奥氏体不锈钢(HR-2)与沉淀强化奥氏体不锈钢(J75)异质板材的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其中HR-2不锈钢板材与J75不锈钢板材的厚度范围为2.0~5.0mm。
本发明的HR-2与J75不锈钢异质板材电子束焊接方法,采用:母材焊前处理→真空焊接室内装夹固定→焊接室抽真空→定位焊接→电子束单循环焊接(电子束采用偏转扫描)→焊后电子束散焦扫描焊缝的工艺路线。通过焊前处理,一方面可使母材对接紧密,防止焊缝凹陷;另一方面可去除母材表面的污渍,防止接头中的气孔和夹杂生成;通过焊缝前、中、后三点定位焊,防止焊接过程中母材错动;通过焊后电子束散焦焊缝扫描,使熔池和热影响区短时升温,以析出适量的γ′强化相,有效提高接头强度,具体步骤如下:
(1)HR-2不锈钢板与J75不锈钢板材对接面采用磨光处理,表面粗糙度为Ra0.8~3.2μm;
(2)将步骤(1)中磨光处理后的母材进行去污处理,处理时首先选用石油醚除油,随后采用酒精擦洗,该去污处理需在焊前10分钟~3小时内进行;
(3)将步骤(2)处理后的HR-2不锈钢板与J75不锈钢在焊接室内装夹固定,对接面采用紧配合并保持二块母材水平放置;
(4)关闭真空焊接室并抽真空,焊接时真空度为1×10-3Pa~6×10-2Pa;
(5)待焊接室达到步骤(4)所要求的真空度时,先进行焊缝的定位焊,定位焊采用点定位,位置分别在焊缝的前、中、后三处,定位焊工艺参数为:加速电压40~60KV,焊接电流1~4mA,聚焦电流1.8~2.5A,时间0.5~2s;
(6)将经步骤(5)定位焊后的板材进行正式焊接,焊接采用单循环焊接方式,焊接工艺参数为:加速电压40~60KV,焊接电流18~30mA,聚焦电流1.8~2.5A,电子束偏转振幅0.5~0.8mm,频率270~350Hz,焊接速度0.5~1.5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5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