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白光光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5438.X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董春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雷光电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H01L33/54;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白光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光源,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功率的白光光源。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照明大都采用高压钠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LED灯凭借发光效率高、低电耗、不需高压、安全性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照明领域,但是在为一些大区域照明时(比如车头灯、路灯、隧道灯、广场照明、工厂照明、公园灯等),这时LED灯的功率较大,LED光源的寿命与节点的工作温度有较密切的联系, 目前LED灯在工作过程中只有15%~25%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其余的电能几乎都转成热能,使LED灯的温度升高,而温度每增加10度其信赖性就会减少一半。特别在大功率LED中,散热是个大问题。如果散热不好会直接导致LED快速老化,稳定性降低, 同时散热不好会产生严重光衰影响灯的寿命。
同时目前高功率LED光源封装,一般采用硅胶混荧光粉后,将其点在LED芯片上,使蓝色LED在荧光粉的作用下发出白光,然后再用PC透镜将其芯片和金线全部盖住,再注以硅胶用来保护金线及荧光胶等,此工艺缺点在于:1、由于PC透镜的溶点较低,不能过回流焊,从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成本很高,并且不方便,甚至会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光源,造成很大损失;2、在工艺上相对复杂,而且对产品色温的控制有很大困难,甚至用很精密的仪器都很难控制产品色温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散热效果好,光源色温的一致性高的高功率白光光源。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白光光源装置,包括支架、散热铜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PA塑料反射杯体,蓝光LED芯片、金线和掺有荧光粉的透明硅胶,所述支架外环设有PPA塑料反射杯体,支架从PPA塑料反射杯体中间伸出形成一平台,平台上设置有散热铜柱,所述蓝光LED芯片通过银胶固晶于散热铜柱表面,在蓝光LED芯片两侧的支架上设有电极,蓝光LED芯片的电极通过金线与支架上的电极相连接,在蓝光LED芯片和金线上涂布有掺有荧光粉的透明硅胶。
前述的一种LED白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铜柱,支架和PPA塑料反射杯体采用注塑方法一次成型。
前述的一种LED白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LED芯片上涂布有掺有荧光粉的透明硅胶,并部分覆盖金线,金线的其余部分上涂布有透明硅胶。
前述的一种LED白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覆盖金线用的透明硅胶的高度小于掺有荧光粉透明硅胶的高度。
前述的一种LED白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LED芯片数目大于一个。
前述的一种LED白光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蓝光LED芯片上涂布的掺有荧光粉的透明硅胶在平台上形成凸起的透镜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将支架从PPA塑料反射杯体中间伸出形成一平台,平台上设置有散热铜柱,通过硅胶在平台边缘形成的表面张力将掺荧光粉的硅胶覆盖在蓝光LED芯片表面并形成凸起的透镜形状,硅胶覆盖的面积由平台的边缘决定。这样硅胶被固化后,无需再安装PC透镜,所以用户在使用时可以过回流焊。
2、本发明只需在蓝光LED芯片上涂布一层硅胶即可,节省了硅胶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同时采用一次涂布硅胶,工艺过程较为简单,产品色温的控制相对容易,提高了光源色温的一致性。
3、本发明不用加PC透镜,蓝光LED芯片光能量只经过硅胶介质,大大减少了光能的损失,照明光效较高。
4、本发明设有散热铜柱,可很好的进行散热,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能量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雷光电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雷光电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5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