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TM锁柜指纹管理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5243.5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梁敏;李建荣;张志林;胡永骁;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9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tm 指纹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指纹特征识别技术的银行ATM锁柜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ATM得到了频繁而广泛的使用,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ATM。如何保障ATM锁柜中的资金的安全,以及确保ATM锁柜的日常操作和管理上的安全,也成了各银行机构的一个关注点。
现有的ATM锁柜,一般都是按照国家规定,同时安装有机械锁和密码锁。其存在的缺陷:
1、密码锁的密码容易遗忘或者泄露。
2、机械锁的钥匙容易遗失或者被伪造,且一般上机械钥匙只配有两枚,在遇到多处ATM机故障时,钥匙不够用,影响及时维护。
3、ATM锁柜多处分散,在日常管理上比较凌乱且无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了一种ATM锁柜指纹管理系统,其安全系数高,实现各个锁柜的统一管理,可有效保障ATM锁柜中的资金的安全,以及确保ATM锁柜的日常操作和管理上的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出了一种ATM锁柜指纹管理方法,且其安全系数高,实现各个锁柜的统一管理,可有效保障ATM锁柜中的资金的安全,以及确保ATM锁柜的日常操作和管理上的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ATM锁柜指纹管理系统,包括后台服务中心和若干个ATM锁柜;
其中,所述后台服务中心进一步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第一存储单元、第一处理器、第一指纹传感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指纹传感器、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一存储单元;
所述第一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指纹信息以备登记;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与各个ATM锁柜之间的通信;
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至少存储用户个人信息、用户指纹信息、ATM锁柜排班信息、ATM锁柜开启历史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将第一指纹传感器所采集的指纹进行登记并存入第一存储单元,对ATM锁柜进行系统排班,以及将对应的用户信息和用户指纹特征信息存储于ATM锁柜,并通过第一通信单元与ATM锁柜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ATM锁柜进一步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第二存储单元、第二处理器、第二指纹传感器;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二指纹传感器、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
第一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单元保持后台服务器中心和ATM锁柜之间的通信;
所述第二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现场用户指纹以备识别;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与后台服务中心之间的通信;
所述第二存储单元,至少存储后台服务中心发送过来的排班信息、用户信息、用户指纹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将第二指纹传感器采集的现场指纹与所存储的合法登记指纹进行识别,以及通过第二通信单元接收后台服务中心的指令并进行交互。
较佳地,所述ATM锁柜还包括实时时钟单元,所述实时时钟单元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
所述实时时钟单元,用于接收后台服务中心的实时时钟同步命令,并保持ATM锁柜时钟与后台服务中心同步。
较佳地, 所述ATM锁柜还包括警报输出单元,所述警报输出单元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
所述警报输出单元,用于对于非法操作进行登记,并输出警报,同时反馈至后台服务中心。
较佳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为以下种类的一种:GPRS通信模块、TCP/ IP模块。
较佳地,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为以下种类的一种:GPRS通信模块、TCP/ IP模块。
一种ATM锁柜指纹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第一指纹传感器采集用户指纹,登记为合法指纹,并存储于第一存储单元;
S2:第一处理器对各ATM锁柜进行系统的排班,确定可操作的时间段及相应的用户;
S3:后台服务中心通过第一通信单元与ATM锁柜进行交互,并将相应排班信息存储至第二存储单元;
S4:ATM锁柜采集用户现场指纹,与第二存储单元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包括指纹信息、是否合法时间段等;
S5:如果步骤S4中的用户现场指纹与第二存储单元的信息不匹配,则
通过警报单元输出警报、并同时反馈记录至后台服务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5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