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金废热气体余热回收高效发电的工艺及装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4549.9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慕文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01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气体 余热 回收 高效 发电 工艺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系统中低温废气余热回收发电的工艺及装备,属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有机朗肯循环的技术来回收冶金系统中低温废气的余热,进行高效发电的工艺和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系统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环冷机的废热气体热量占烧结工序总能耗的32%,废热气体的温度约为200~420℃;步进式轧钢加热炉排出的烟气热量占其系统的总能耗的20~30%,烟气的温度约为220~320℃;高炉热风炉排出烟气余热占其总能耗的15%~20%,烟气温度约为180~250℃;焦炉排出的烟气的热量占焦炉加热能耗的14~18%,烟气温度约为180~240℃。以上这些废热气体,仅有烧结工序环冷机的废气得到部分利用,烧结环冷机高温一段和二段的气体,温度约为300~420℃,被用来生产蒸汽发电或外供用户。其它的废热气体由于温度较低(如采用目前通用的朗肯循环发电,则不经济),现在均被外排,这样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对环境产生热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和经济利用这部分废热气体的余热,提供一种冶金废热气体余热回收高效发电的工艺及装备。本发明不仅能充分降低废热气体的排烟温度,最大回收其余热,而且还能充分利用这些热量高效率发电,从而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冶金废热气体余热回收高效发电的工艺及装备,包括热交换器、膨胀机、冷凝器、缓冲罐、循环工质加压泵,循环工质加压泵将缓冲罐中的低温液体循环工质加压后通过管道送入热交换器,低温液体循环工质在热交换器中与来自冶金系统的废热气体进行热交换,吸收废气中的余热,变成高温气体,通过管道送入膨胀机进行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做过功的循环工质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循环工质经冷却后变成低温的液体循环工质,然后送入缓冲罐进行循环使用,冷却介质可以为空气或冷却水。若冷却介质采用冷却水,则应配冷却塔;若冷却介质采用空气,则冷凝器应采用空冷器结构。对于缺水的地方,使用本工艺及装备时冷却介质应采用空气;对于长江流域或以南的地方,使用本艺及装备时冷却介质可选用水。
本发明所述的循环工质为八氟环丁烷、五氟丙烷、五氟丁烷、六氟丙烷、全氟丁烷、全氟戊烷、R123、R124、R141B、丁烷、异丁烷、环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或新戊烷的纯工质,所述的循环工质满足国家对环境的要求,臭氧消耗值为零或很小。
本发明所述的循环工质为全氟丁烷和丁烷混合工质、全氟戊烷与正戊烷混合工质或八氟环丁烷与环丁烷混合工质。
本发明所述的全氟丁烷和丁烷混合工质按全氟丁烷的重量占总量的5%~95%进行配置,所述的全氟戊烷与正戊烷混合工质按全氟戊烷的重量占总量的5%~95%进行配置,所述的八氟环丁烷与环丁烷混合工质按八氟环丁烷的重量占总量的5%~95%进行配置。
本发明适用于回收120~350℃的中低温废气余热。
本发明所述的膨胀机为透平膨胀机或螺杆膨胀机。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可以将废热气体的温度降到80℃以下,回收50%以上的排烟热量;
2)能将所回收热量25%以上转换为电能,与普通朗肯循环蒸汽发电相比可提高发电量50%~20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冶金废热气体余热回收高效发电的工艺及装备:
1、烟囱 2、热交换器排废气管 3、热交换器 4、进热交换器废气管 5、高温管道 6、膨胀机 7、发电机 8、冷凝器 9、冷却塔 10、缓冲罐 11、循环工质加压泵 12、低温管道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冶金废热气体余热回收高效发电的工艺及装备:
1、烟囱 2、热交换器排废气管 3、热交换器 4、进热交换器废气管 5、高温管道 6、膨胀机 7、发电机 8、冷凝式空冷器 9、冷却风机 10、缓冲罐 11、循环工质加压泵 12、低温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冶金废热气体余热回收高效发电的工艺及装备系统图
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冶金废热气体余热回收高效发电的工艺及装备系统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慕文,未经孙慕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4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