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井和平井双缓冲强制复位防爆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4503.7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守岗;樊少武;白艳林;赵敏;范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创奇实业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21F17/12 | 分类号: | E21F17/12;E05F5/06;E05F1/02;E05F1/10;E05F17/00;E05C19/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01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井 和平 缓冲 强制 复位 防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通风安全设施,特别涉及斜井和平井具有气体缓冲装置和复位机构的防爆门。
背景技术
现有煤矿通风安全设施中风井的防爆门是一般普通门形式钢结构的防爆门,在煤矿一旦遇到发生井下爆炸的情况,防爆门极易被破坏或飞离井口,在短时间内防爆门无法复位,这样就会造成煤矿井下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恢复通风,从而无法排出有害气体,让抢险人员失去抢险救助时间,同时也严重危及了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致使事故发生后的灾难扩大。为此,煤矿迫切需要研究开发用于煤矿通风井的能及时复位的更具有安全性的防爆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斜井和平井双缓冲强制复位防爆门,解决现有防爆门容易破坏和不能及时复位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斜井和平井双缓冲强制复位防爆门,包括:框架,安装在框架中心的楔形梁,楔形梁上通过合页和扭簧安装的两扇门,以及用钢丝绳通过滑轮组与两扇门分别连接的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扇门里嵌有若干气体弹簧,所述两扇门上还装有若干泡沫铝缓冲装置;所述合页上设有两扇门的齿轮同步机构;所述框架与所述两扇门之间设置有销轴式闭锁机构,所述闭锁机构的销轴为尼龙棒。
本发明由于门里镶嵌气体弹簧,在门打开时挤压吸收能量,不需另外装承撞支座;由于门上安装泡沫铝缓冲装置,在气体弹簧压缩到一定行程后吸收剩余能量,达到二次缓冲的效果;由于扭簧和配重相结合,风机停止后,门扇在配重作用下自动打开一定角度进行自然通风,风机开启时,门在负压的作用下彻底关闭;发生井下爆炸后,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或高压气流的作用下,门打开卸压,卸压后在扭簧的作用下门复位到一定角度后靠负压完全吸合;由于框架上设有楔形梁,起分流作用,减少对梁的冲击;由于设有两扇门的齿轮同步机构,保证门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避免门受力后发生速度较大不均时,偏到一边,增大二次冲击时的作用面积,造成门轴等损坏,影响正常复位;由于设置销轴式闭锁机构,利用销轴在反风时锁紧门,简单可靠,如果反风时万一发生爆炸,安全销被剪断,仍可卸压。本发明用于煤矿斜井和平井,具有双缓冲强制复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斜井和平井双缓冲强制复位防爆门,包括:框架1,安装在框架1中心楔形梁7,楔形梁7上通过合页9和扭簧10安装的两扇门2,以及用钢丝绳8通过滑轮组4与两扇门2分别连接的配重5;所述两扇门2里嵌有若干气体弹簧6,所述两扇门2上还装有若干泡沫铝缓冲装置11;所述合页9上设有两扇门的齿轮同步机构3;所述框架1上设有楔形梁7;所述框架1与所述两扇门2之间设置有销轴式闭锁机构12,所述闭锁机构12的销轴为尼龙棒。
在卸压时,两扇门2绕合页9回转,通过嵌在门里的若干气体弹簧6错位碰撞,气体被压缩吸收能量,达到缓冲的效果,且不需另外装承撞支座;装在门上的若干泡沫铝缓冲装置11在气体弹簧6压缩到某一行程后相互碰撞吸收剩余能量,达到双重缓冲的效果;配重5用钢丝绳8通过滑轮组4与两扇门2连接,保证两扇门2在风机停止后,靠配重5将两扇门2自动打开一定角度进行自然通风,风机开启时,门在负压的作用下彻底关闭;发生爆炸后,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或高压气流的作用下,两扇门2打开泄爆,待爆炸产生的高压气流过后,在扭簧10的作用下两扇门2复位到一定角度后靠风机负压完全复位;框架上的楔形梁7起分流作用,减少对梁的冲击;齿轮同步机构3,保证门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避免门受力发生较大不均时,偏到一边,增大二次冲击时的作用面积,造成门轴等损坏,影响正常复位;销轴式闭锁机构12利用销轴在反风时锁紧门,如反风时万一发生爆炸,销轴超过一定压力时被剪断,可安全卸压,在爆炸后,更换销轴,简单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创奇实业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未经山西创奇实业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4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泵泵芯温度冲击试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活塞尾管式无阀单缸型潜孔冲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