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基站单中继多用户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4455.1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华;宋琦;贺志强;林家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夏宪富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中继 多用户 基于 网络 编码 数据包 方法 | ||
1.一种用于双基站单中继多用户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基站把各自需要重传的数据包先转交到中继,由中继根据接收状态表对这些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组合后,再发送出去;以便对这些重传的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使得每次发送都能让众多用户受益,避免因基站到各用户和中继的许多链路的状态差异悬殊,造成基站向中继和各用户重传数据包时,每个用户需要重传的数据包远多于中继,不能与中继需要重传的数据包进行编码组合重传的难题;该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
(1)发送阶段:两个基站S1与S2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发送各自的数据包,中继R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异或网络编码后,发送给所有用户;
(2)重传第一阶段:S1与S2分别向R和各自小区的用户群d1和d2进行重传,使得R正确接收到S1与S2的所有数据包,并获知所有用户对这些数据包的接收状况;
(3)重传第二阶段:中继向所有用户重传数据包,使得所有用户都正确接收各基站发送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应用场景是:
两个基站S1和S2同时向各自的用户群d1和d2发送各自的数据包,其中第一个基站S1的用户群d1有D1个相互独立的用户,即第二个基站S2的用户群d2有D2个相互独立的用户,即d1和d2分别位于对方小区基站S2和S1的传输范围以外,且共享中继R;S1和S2到R的两条链路传输数据包的错误概率都为p1,R分别到两个用户群和的共D1+D2条链路的传输数据包的错误概率都为p2,S1和S2分别到各自小区用户和的D1+D2条链路中的每条链路传输数据包的错误概率都为p3,且p1≤p2≤p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状态表有两种,分别由中继和每个用户分别根据其自身的接收数据包的不同状态而建立的:若某个数据包接收正确,则其接收状态表相应位置置“1”;若某个数据包接收错误,则其接收状态表相应位置置“0”,并实时向发送端反馈该信息;该接收状态表采用S_AB格式的字符表示接收端A对源端B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所述方法的通信过程是以S1和S2分别发送M个数据包作为一个周期,则S1和S2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分别为F1和F2,即F1={F1(1),F1(2),...,F1(M)}和F2={F2(1),F2(2),...,F2(m)};用户群d1和d2分别根据各自接收到的数据包F1和F2和异或网络编码数据包XOR(F1,F2)判断其是否正确接收对方基站发送的数据包F2和F1,再分别给其接收状态表的相应位置置位:“1”或“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44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