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轨道扣件检测小车的弹性敲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3644.7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董林科;王小兵;宋瑞祥;张慧娟;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宏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100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 扣件 检测 小车 弹性 敲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轨道安全检测领域,特别是对轨道扣件的安全检测 领域提供了一种采用金属敲击物在沿被测轨道表面移动并以一定的 敲击频率连续敲击轨道表面,使轨道产生弯扭振动的弹性敲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状态下使轨道产生弯扭振动,目前还没有与本装置类似结 构或方式。一种电磁激振器可以敲击轨道使其产生振动,但是存在以 下缺点:1.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其敲击的幅度及敲击力会减弱。2. 敲击为刚性敲击,敲击头与轨面的接触时间较长,相对摩擦较大。这 些缺点对轨道振动的影响是致命的,因为轨道扣件松脱的测定频率非 常高,衰减周期极小,电磁激振器在移动敲击过程中由于接触时间长 会削弱轨道振幅并缩短衰减周期,这样就无法采集到可以测定轨道扣 件松脱的振动信号。本弹性敲击装置完全克服了电磁激振器作为轨道 扣件松脱检测振源所具有的缺陷,其敲击使轨道产生的振动信号完全 满足扣件松脱检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扣件检测车的弹性敲击装置,以 满足轨道扣件检测车需要。
一种用于轨道扣件检测车的弹性敲击装置,其具有驱动电机,在 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上下往复振荡的敲击头。
本发明提供在移动状态下通过外力连续使轨道产生振动,这种振 动能够正确且真实、规律的呈现轨道扣件约束点的力学属性(能量变 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扣件检测的弹性敲击装置,由电机 驱动曲柄连杆机构使摇杆产生摆动,通过摇杆前端的金属敲击头敲击 轨道表面。
其中摆臂是由一体式双扭簧结构组成的弹性臂。
本装置由安装座上电机驱动曲柄带动连杆使摇杆做摆动运动,摇 杆通过调节座使弹性臂做弹性摆动,弹性臂带动金属敲击头按照设定 的敲击力和敲击频率敲击轨道表面,使轨道处于稳定的振动状态。
其中一体式双扭簧结构组成的弹性臂,弹性臂可以使金属敲击头 产生惯性冲击力敲击轨道同时弹性臂存储的弹性反力可以有效缩短 敲击头与轨道表面的接触时间,从而保证轨道处于连续稳定的弯扭振 动状态。
本装置通过弹性臂带动金属敲击头,沿轨道表面以一定速度在移 动过程中稳定的对轨道表面进行敲击,使被测量轨道产生连续稳定的 振动。其优点:一。可以使检测车在一定速度运行条件下,敲击头可 以两倍于电机的额定频率连续敲击钢轨表面,并且可以将敲击头与钢 轨表面产生的相对摩擦控制到最低程度。二.摇杆做摆动带动弹性臂 使金属敲击头产生惯性冲击力,当摇杆运动至下死点时,敲击头产生 的惯性力克服扭簧的弹性力继续摆动至轨面,从而对轨道表面产生敲 击,轨道在敲击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扭振动。三。弹性臂的最主要优点 在于敲击头在惯性冲击力的作用下敲击轨道表面,敲击头与轨道接触 的瞬间其惯性力被释放的同时弹性臂存储的弹性力使敲击头快速与 轨道表面脱离接触,从而且保证了轨道振幅的最大化,有效的增大了 轨道振动的衰减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轨道扣件检测车的弹性敲击装置,其具有 驱动电机7,在电机7输出轴上安装有上下往复振荡的敲击头6。电 机7固定在安装座8上,其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曲柄1带动连杆2使 摇杆3做摆动运动,摇杆3带动与其连接的弹性臂5做上下往复振荡 的弹性摆动。敲击头6安装在一体式双扭簧结构组成的弹性臂5上。 一体式双扭簧具有两个扭簧,且两个扭簧之间通过弹性臂5连为一 体,一体式双扭簧套装在摇杆3上。摇杆3两侧装有改变敲击头6与 被敲轨面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增大或者减小敲击力的调节螺栓4。
本发明把安装有敲击头的弹性臂安装在摆杆上,通过由电机驱动 的曲柄连杆机构使其摆杆做摆动运动。其中,一体式双扭簧结构组成 的弹性臂是一个能量生产和转换元件。
在本申请中,该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中涉及的一体式双扭簧结构组成的弹性臂是整个装置 的核心元件,可选择弹性好的弹簧钢丝制作。
2.整体装置可以通过常规的机加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宏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未经宝鸡市宏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