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3206.0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朴海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18 | 分类号: | B60R21/18;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龙***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驾驶 安全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副驾驶座的安全气囊装置,具体是限制安全气囊朝着乘客按压方向的侧面散开的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上都装有发生事故时气体从充气机流入展开的安全气囊装置,使安全气囊膨胀起来保护乘坐人的安全装置即安全气囊装置。
这些安全气囊装置按需安装于汽车的各个部位,目前较常见的有安装在方向盘上的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为保护副驾驶乘员而安装在手套箱上的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为保护乘坐人的侧面而沿着车顶纵梁安装的帘式气囊装置等。
其中上述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是由发生气体的充气机、与连接上述充气机连接流入气体之后膨胀展开以保护副驾驶座乘员的安全气囊组成。
上述安全气囊装置完全打开之后,首先是乘员的头部接触到安全气囊,然后碰到的是胸部。上述安全气囊垫被上述乘员按压,向上述乘员按压的方向往侧面散开,则上述乘员的上半身往前倾,头部被上述安全气囊垫往后倾而有可能伤到颈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安全气囊完全打开之后往乘员按压的侧面方向散开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可防止上述乘员颈部受伤的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的问题,关于其它的问题在下述内容中为从业者明确叙述。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由气体流入膨胀起来保护乘员的被上述乘员按压的安全气囊安装在上述安全气囊外侧阻止上述安全气囊向上述乘员按压上述安全气囊的侧面方向散开的外部拉带。
其它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在具体说明及附图中叙述。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安全气囊打开之后即使被乘员按压,由外部拉带阻止上述安全气囊向上述乘员按压上述安全气囊垫的侧面方向散开,防止上述乘员的上半身不再向前倾,从而保护上述乘员的头部被上述安全气囊往后倾而伤到颈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并不限于上述效果,至于未提及的其它效果,从业者可从要求范围的叙述内容中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驶座安装气囊装置中展示外部拉带作用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 安全气囊 12: 主面板
14: 左侧面板 15: 排气孔
16: 右侧面板 20: 外部拉带
22: 左侧拉带 24: 右侧拉带
26: 上侧拉带 28: 下侧拉带
30: 内部拉带 32: 上侧内部拉带
34: 下侧内部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和特征及其实施方法见附图和后面详细叙述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展开的实施例,会以相互不同的多种形式表达,而本实施例则采用完全叙述的方式,以便掌握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常规知识者明确了解发明的范畴,本发明只是在权利要求项的范畴内进行定义。说明书中的同一个参照符号指同一个构成因素。
下面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透视图。
根据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气体流入之后膨胀展开保护副驾驶座上乘员的安全气囊10。
安全气囊10包括膨胀展开触碰乘员的主面板(main panel)12和主面板12两侧缝合的侧面板13。
侧面板13包括主面板12左侧的左侧侧面板14和主面板12右侧的右侧侧面板16。
安全气囊10与气体发生器即充气机(无图示)连接,汽车发生事故时由上述充气机产生的气体流入而膨胀展开。
但安全气囊10膨胀时,副驾驶座乘员坐姿向前倾,或者乘员将副驾驶座向前拉着坐的时候,则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乘员与安全气囊10之间的距离太近容易导致乘员被安全气囊10的展开压下受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