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传导麦克风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2919.5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6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修翔凤;米旺;蔡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李增朝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 麦克风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传导麦克风,包括拾音部件10,拾音部件10的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拾音面11上贴合有隔板20。通过设置隔板20将拾音部件10的拾音面11与皮肤隔离,防止使用者皮肤产生皮肤过敏,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传导麦克风,尤其涉及骨传导麦克风中与皮肤接触的拾音面的结构。
背景技术
骨传导麦克风采用与皮肤接触的方式,检测使用者说话时颅骨所产生的轻微震动,将震动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出。
由于骨传导麦克风使用时需要与皮肤保持接触,而拾音面的材质有可能对使用者的皮肤产生刺激或造成皮肤过敏而影响使用效果,另外使用者皮肤上的汗渍或分泌物也会对拾音面产生影响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传导麦克风,可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对其皮肤产生刺激等不利影响,同时延长骨传导麦克风的使用寿命。
其第一技术方案为一种骨传导麦克风,包括拾音部件(10),该拾音部件(10)通过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将使用者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拾音部件(10)的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拾音面(11)上贴合隔板(20),使所述拾音部件(10)通过所述隔板(20)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
由于拾音部件(10)的拾音面(11)上贴合有隔板(20),使用时拾音面(11)不会直接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起到了保护使用者皮肤和防止使用者皮肤上的汗渍或分泌物污染拾音面的作用。
第二技术方案中,隔板(20)的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接触面呈内凹的弧面。
由于隔板(20)的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接触面呈内凹的弧面,使用时能够更好地与使用者的颅骨相贴合,增大与颅骨的接触面积,提高灵敏度。
第三技术方案中,拾音部件(10)的拾音面(11)呈内凹的弧面。
由于拾音面(11)呈内凹的弧面,只要厚度均一的软质隔板(20)贴合在拾音面上,即可在隔板(20)的接触面上形成内凹的弧面,制作简单并且在没有隔板(20)的情况下使用时也能增大与颅骨的接触面积,提高灵敏度。
第四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20)由与皮肤有亲和性的材料制成。
由于隔板(20)采用与皮肤有亲和性的材料制成,因此能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感。
第五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20)由硅胶材料制成。
由于隔板(20)由硅胶材料制成,因此使用时具有良好的舒适感,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第六技术方案中,所述拾音部件(10)包括:壳体(40),压电陶瓷片基板(102),压电陶瓷(101),所述壳体(40)为有底的圆筒形部件,所述压电陶瓷片基板(102)安装在所述壳体(40)的开口端与所述壳体(40)构成一空腔,所述压电陶瓷(101)贴合在压电陶瓷片基板(102)上,所述壳体(40)侧壁设置引线出口(401),所述压电陶瓷组件(101)的引线(301、302)通过引线出口(401)引出。
由于压电陶瓷组件(101)直接贴合在压电陶瓷片基板(102)上,因此压电陶瓷组件(101)能够直接检测压电陶瓷片基板(102)的变形,不仅结构简单还提高了响应性,还具有结构简单的效果。
第七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40)的开口端的内侧形成阶梯状的安装结构,所述压电陶瓷片基板(102)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嵌合在所述壳体(40)的开口端内,所述隔板(20)由粘接剂粘合在所述压电陶瓷片基板(102)和所述壳体(40)的开口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29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数据传输
- 下一篇:提供与广播观看相关的信息的电子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