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1430.6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飚;刘臻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李翔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垃圾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后装压缩式垃圾车。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式垃圾车广泛应用于城市的环卫工作之中,并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例如后装压缩式垃圾车主要包括底盘和垃圾箱,并且垃圾箱后部设置有翻桶机构和压填机构,垃圾箱内部还设置有推铲等。其主要工作过程包括,首先使用翻桶机构将垃圾桶举升并翻转,将垃圾倾倒在垃圾箱内内,然后通过压填机构将垃圾在垃圾箱内压缩,直到垃圾箱被填满。在倾倒垃圾时,垃圾箱后部压填机构举起,由位于垃圾箱内部的推铲将垃圾推出并倾倒,从而实现垃圾车的功能。
现阶段,业界所制造和使用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均将压填机构设置在垃圾箱的尾部。由于压填机构需要经常活动并且结构较复杂,所以会使垃圾箱后下部的密封效果差,易使污水从垃圾箱的后下部流出,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如何解决二次污染也是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后装压缩式垃圾车,该后装压缩式垃圾车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避免污水泄漏所造成的二次污染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后装压缩式垃圾车,该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包括垃圾箱和压填机构,所述压填机构能够在初始位置和压填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压填机构位于所述垃圾箱的顶部,在所述压填位置,所述压填机构伸入到所述垃圾箱内。
优选地,所述压填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所述压填位置,所述第二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组件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件包括挡板、第一油缸和摆臂,所述挡板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垃圾箱上,并且所述挡板可绕挡板的第一端转动,所述摆臂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垃圾箱上,所述挡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铰接,通过所述第一油缸的驱动,所述挡板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压填位置之间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刮板和第二油缸,所述刮板和所述挡板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压填位置时,所述第二油缸驱动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挡板转动,以将垃圾压填在所述垃圾箱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垃圾箱的顶部,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滑轨滑动,其中:
所述第一油缸的第一端铰接在垃圾箱上,第二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并且所述挡板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
所述第二油缸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挡板上,第二端与所述刮板的第一点铰接,所述刮板的第二点铰接在所述挡板上。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第二端、所述刮板的第二点和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通过销轴铰接。
优选地,所述垃圾箱的后部具有后门,该后门与所述垃圾箱的顶部之间限定有开口,所述压填机构通过所述开口伸入和退出所述垃圾箱。
优选地,所述垃圾箱的底板的后部向后并向上倾斜延伸以形成挡水部。
优选地,所述挡水部形成为弧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将压填机构设置在垃圾箱的顶部,不会影响垃圾箱后下部的密封,从而,本发明提供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还能有效避免污水外泄的二次污染现象。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正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压填机构在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压填机构在压填位置时,第二组件未压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压填机构在压填位置时,第二组件进行压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压填机构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在压填垃圾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垃圾箱 2 压填机构
3 销轴 5 后门
6 底板 7 挡水部
21 挡板 22 刮板
23 第一油缸 24 第二油缸
25 摆臂 26 滑块
27 滑轨 41 第一支座
42 第二支座 43 第三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救灾用轮履转换电动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