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应用其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0418.3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2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廖维崙;蔡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应用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器,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透明导电膜的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式电子装置不断推陈出新。其中触控面板为科技发展上的一项重要里程碑。电子装置搭载触控面板可以让使用者直觉地进行各种操作,例如点选画面上的元件、写字、绘图等等。各种搭配触控面板的软件及硬件设备不断因应而生,俨然已成为资讯产业的重要革命。
目前发展的触控面板种类相当的多,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触控面板内部的互电容是影响触控感应的反应时间的一项重要因素。互电容的影响已成为触控面板发展上的一项瓶颈。
再者,触控面板经常搭载于各种电子元件上,例如是显示器、机壳。在搭载触控面板时,无疑的将增加显示器或机壳的厚度。因此研究人员均致力于研究如何缩减其厚度,以符合「轻、薄、短、小」的趋势。
此外,触控面板通常是设置于电子装置的最外侧,且其表面为平面状态,而容易产生光线反射现象以及表面雾化现象。因此,如何改善光线反射现象以及表面雾化现象也是研究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器,其利用具光学功能的光学调整膜的设计,来提高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器的抗反射与抗雾化等光学效果,并可缩小厚度、改善互电容现象、减少制作工艺步骤与减少制作工艺不良的变异。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透明导电膜、一第二透明导电膜及一光学调整膜。光学调整膜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膜及第二透明导电膜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显示器。触控显示器包括一显示面板及一触控面板。显示面板用以显示一画面。触控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之上。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透明导电膜、一第二透明导电膜及一光学调整膜。光学调整膜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膜及第二透明导电膜之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各种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触控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透明保护板、光学透明胶及触控面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的透明保护板、光学透明胶及触控面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第三实施例的透明保护板、光学透明胶及触控面板的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触控显示器
110:透明保护板
120:光学透明胶
130、230、330:触控面板
131:第一透明导电膜
131a:第一透明基板
131b:第一导电层
131c:第一导电线路
132:第二透明导电膜
132a:第二透明基板
132b:第二导电层
132c:第二导电线路
133、233、333:光学调整膜
1331、2331、3331:光学调整层
13311:偏光层
13312:相位延迟层
1332:第一粘着层
1333:第二粘着层
140、160:偏光板
150:显示面板
23311:抗反射层
33311:抗雾化层
D1、D2、D3:厚度
L1、L3:外界入射光
L2、L4:反射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出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利用具光学功能的光学调整膜的设计,来提高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器的抗反射与抗雾化等光学效果,并可缩小厚度、改善互电容现象、减少制作工艺步骤与减少制作工艺不良的变异。然而,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附图省略部分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0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