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螺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9920.2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3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新美正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F7/08 | 分类号: | H01F7/08;H01F7/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魏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螺线管 | ||
1.一种电磁螺线管,包括:
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在接收到电力时形成电磁体;
固定铁芯,所述固定铁芯布置在所述电磁线圈的一个端部处,并且在电力被供给至所述电磁线圈时被磁化;
可动铁芯,所述可动铁芯构造成在所述电磁线圈的内侧中沿轴向方向朝向和远离所述固定铁芯移动;以及
弹簧线圈,所述弹簧线圈布置在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可动铁芯之间,并且沿所述轴向方向朝所述固定铁芯的相反方向向所述可动铁芯施加弹簧力,
其中,在所述固定铁芯和所述可动铁芯中的至少一个中形成有磁吸引表面和配合部,当所述可动铁芯被向所述固定铁芯吸引并与所述固定铁芯接触时,所述磁吸引表面与另一个铁芯接触,并且所述配合部的沿所述轴向方向在与所述固定铁芯相反的方向上与所述磁吸引表面分开预定距离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弹簧线圈接合,并且
所述磁吸引表面的最外周部分与所述配合部的最外周部分相比定位在直径方向上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螺线管,其中,在所述磁吸引表面与所述配合部的面向所述磁吸引表面的侧部之间形成有小直径部,并且所述小直径部在直径上比所述配合部小,
所述小直径部具有直径减小的表面,所述直径减小的表面作为所述配合部的面向所述磁吸引表面的端部与所述磁吸引表面的最外周部分之间的外周表面,并且所述直径减小的表面是沿所述轴向方向朝所述磁吸引表面直径减小的锥形形状和沿所述可动铁芯的轴向方向的外周表面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螺线管,其中,所述小直径部呈具有沿所述可动铁芯移动的轴向方向的外表面的圆柱形形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螺线管,其中,所述直径减小的表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可动铁芯中在所述配合部的最外周部分与所述磁吸引表面的最外周部分之间在直径方向上的长度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螺线管,其中,所述可动铁芯和所述固定铁芯中的一个具有所述磁吸引表面,并且所述可动铁芯和所述固定铁芯中的一个的所述磁吸引表面具有朝所述轴向方向突出的呈锥形形状的突出部,在另一个铁芯的所述磁吸引表面中形成有孔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孔部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螺线管,其中,所述弹簧线圈由磁性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螺线管,其中,所述配合部的最外周部分与所述磁吸引表面的最外周部分之间在直径方向上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弹簧线圈的绕线直径的0.6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螺线管,其中,所述配合部的最外周部分与所述磁吸引表面的最外周部分之间在直径方向上的距离在不小于所述弹簧线圈的绕线直径的0.6倍到所述弹簧线圈的绕线直径的0.8倍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9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栗树枝嫁接新技术
- 下一篇:在混合组织中的相位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