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匹配透明熔块干粒的陶瓷生坯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9857.2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戴长禄;杨林;杨明;杨勇;粟涛;姜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C04B35/14;C04B33/0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季华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配 透明 熔块干粒 陶瓷 生坯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匹配透明熔块干粒的陶瓷生坯生产方法,涉及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玻璃陶瓷的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玻璃陶瓷建材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匹配透明熔块干粒的陶瓷生坯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制作玻璃陶瓷的过程中,离不开与透明熔块干粒相匹配的陶瓷生坯,它是玻璃陶瓷产品的载体、是决定玻璃陶瓷产品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就陶瓷生坯的制作而言,目前可说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所以其质量也可想而知,可说是参差不齐、鱼目混珠;存在着原料选择欠缺科学合理、制作的陶瓷生坯没有成分范围要求、制作工艺不统一、对陶瓷生坯没有标准规范的不足、缺陷与弊端。鉴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与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丰富经验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本发明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研究已有的公知技术及现状基础上,以“预定陶瓷生坯成分范围内择料且规范工艺”关键技术,克服和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与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而研制成功的。为制作玻璃陶瓷优质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预定陶瓷生坯成分范围内择料且规范工艺”关键技术,提供一种匹配透明熔块干粒的陶瓷生坯生产方法,以粒度小于1毫米的高岭土、粘土、石英、钾长石、钠长石、滑石各385-12250公斤混合为陶瓷生坯原料,在陶瓷生坯原料中加适量水、且均等加选择碱、水玻璃、三聚磷酸钠的减水剂,减水剂加入量为陶瓷生坯原料的0.3-0.5%,经球磨机球磨成浆后喷雾干燥制成水分为5.5-6.5%的粉,再液压成型后经干燥制得成分范围为SiO2 66-75%、Al2O3 15-25%、CaO+MgO 0.5-5%、K2O+Na2O 2-8%、减水剂0-2%且水分<0.5%的陶瓷生坯。
通过本发明达到的目的是:①、以“预定陶瓷生坯成分范围内择料且规范工艺”关键技术,提供一种匹配透明熔块干粒的陶瓷生坯生产方法。②、通过预定陶瓷生坯成分范围内择料,以便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陶瓷生坯;即陶瓷生坯能够在预先设计的成分范围内,保证其质量。③、通过规范生产工艺技术,实现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④、使成分范围内的陶瓷生坯、成分范围内陶瓷生坯用料的选择、成分范围内陶瓷生坯的生产工艺,有机融合的整体构思科学合理、方法简单易行、效果稳定可靠。⑤、使陶瓷生坯的成分在预先所设计的成分范围内,可以使陶瓷生坯具有足够的生坯强度(使之顺利完成印刷、运输的工序)、与透明玻璃匹配的适宜烧成温度、与透明玻璃匹配的热膨胀系数、挥发性气体(包括有机质)尽可能低、排气量小、容易氧化、适合较快烧成等特点,减少对透明玻璃气孔的影响,有利于缩短烧成周期。⑥、作到方便实施而成本低且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匹配透明熔块干粒的陶瓷生坯生产方法,以粒度小于1毫米的高岭土、粘土、石英、钾长石、钠长石、滑石各385-12250公斤经混合作为陶瓷生坯原料,在所述陶瓷生坯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水,且均等加入碱、水玻璃、三聚磷酸钠作为减水剂,加入所述减水剂的数量为所述陶瓷生坯原料的0.3-0.5%,经过球磨机球磨成浆后进行喷雾干燥制粉,所述喷雾干燥制粉后的水分为5.5-6.5%,再经自动液压机液压成型,然后再经干燥窑干燥制得成分范围为SiO2 66-75%、Al2O315-25%、CaO+MgO 0.5-5%、K2O+Na2O 2-8%、减水剂0-2%且水分<0.5%的陶瓷生坯。
所述的匹配透明熔块干粒的陶瓷生坯生产方法,所述高岭土选择替代为黑泥。
所述的匹配透明熔块干粒的陶瓷生坯生产方法,制得所述陶瓷生坯的烧失量<4.7%。
所述的匹配透明熔块干粒的陶瓷生坯生产方法,所述高岭土、粘土、石英、钾长石、钠长石、滑石、减水剂各自的用量均在事先所设定陶瓷生坯的所述成分范围内进行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