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9693.3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井口宪二;坂脇弘二;韩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聚创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1/00 | 分类号: | C10C1/00;C10C1/18;C10C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煤焦油 结合 循环 制备 针状 原料 工艺 | ||
1.一种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包括:
(1)将煤焦油与第一溶剂充分混合,采用物理分离的方法除去所述混合物中的第一溶剂不溶物,得到第一澄清液;
所述第一溶剂为轻质油,所述第一溶剂与所述煤焦油的质量比为0.05-10;
(2)分离除去所述第一澄清液中的第一溶剂,对除去所述第一溶剂后的剩余成分进行加氢,得到精制沥青;
(3)将步骤(1)中得到的第一溶剂不溶物与第二溶剂充分混合,采用物理分离的方法除去所述混合物中的第二溶剂不溶物,得到第二澄清液;
所述第二溶剂为煤系中质油,所述煤系中质油与所述轻质油的质量比为1:0.1-1:2,所述第二溶剂与所述第一溶剂不溶物的质量比为0.5-50;
(4)分离除去所述第二澄清液中的第二溶剂,得到精制重质成分;
(5)将所述精制沥青和所述精制重质成分混合,即得到用于制备针状焦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与所述煤焦油的质量比为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与所述煤焦油的质量比为0.3-0.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系中质油与所述轻质油的质量比为1:0.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剂与所述第一溶剂不溶物的质量比为1-10。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和第二溶剂中的轻质油为煤系轻质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系轻质油为汽轻油、BTX、焦油轻油、石脑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系中质油为洗油、吸收油、杂酚油、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的温度为300-400℃,压力为5-2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加氢催化剂为镍钼系催化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的温度为300-350℃,压力为10-15MPa。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的物理分离为离心分离,所述离心分离的离心加速度为2000-4000G。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煤焦油结合重相循环制备针状焦原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分离的离心加速度为2200-35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聚创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聚创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6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