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9119.8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0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鞠晓磊;张广宇;张鹏;鲁永飞;张哲;赵希;姜中天;杨小东;张磊;刘燕辉;梁咏华;曾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E04F1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朱丽岩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角度 遮阳 设备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 一种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包括动力源和直流风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交流电源(13)和由晶体硅光伏板制成的光伏遮阳板(2),所述光伏遮阳板(2)的宽度大于建筑外窗(8)的宽度,光伏遮阳板(2)上设有固定轴(14),固定轴(14)上套有轴承(19),光伏遮阳板(2)通过固定轴(14)和轴承(19)转动连接在支撑杆(1)上,支撑杆(1)又固定连接在建筑外窗(8)上方的建筑物阳面外墙上;
所述固定轴(14)上还同轴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15),所述支撑杆(1)上开有滑槽(20),滑槽(20)中设有与从动齿轮(15)相啮合的齿条(16),齿条(16)还通过齿轮传动机构(17)与位于室内的控制杆(18)连接;
所述直流风机(6)通过风机固定件(7)固定连接在筒形的风罩(5)内,风罩(5)又固定连接在建筑外窗(8)的窗框上,风罩(5)的进风端位于室外并设有防虫网(3),风罩(5)的出风端位于室内并设有风门(9);
所述直流风机(6)与直流稳压器(4)连接,交流电源(13)与交流转直流式整流器(10)和带插座的开关(12)连接,直流风机(6)通过单联双控开关(11)与光伏遮阳板(2)和交流电源(13)可转换双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17)包括传动齿轮一(17.1)、传动齿轮二(17.2)、传动杆(17.3)、传动齿轮三(17.4)和传动齿轮四(17.5),所述传动齿轮一(17.1)同轴转动连接在控制杆(18)上,传动齿轮二(17.2)同轴转动连接在传动杆(17.3)的一端并且与传动齿轮一(17.1)相啮合,传动齿轮三(17.4)同轴转动连接在传动杆(17.3)的另一端并且与传动齿轮四(17.5)相啮合,传动齿轮四(17.5)又与齿条(16)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5)为方筒形或圆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稳压器(4)位于风罩(5)内,交流转直流式整流器(10)、带插座的开关(12)和单联双控开关(11)位于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风机(6)的通风量大于200m3/h。
6.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建筑外窗(8)上的窗玻璃卸下,将内置有直流稳压器(4)和直流风机(6)、同时带有防虫网(3)和风门(9)的风罩(5)塞入建筑外窗(8)的窗框中,并将风罩(5)与建筑外窗(8)的窗框固定连接在一起;
步骤二、将支撑杆(1)固定在建筑物阳面外墙上;
步骤三、在支撑杆(1)上安装齿条(16)和光伏遮阳板(2),在室内设置控制杆(18),在齿条(16)与控制杆(18)之间设置齿轮传动机构(17);
步骤四、将光伏遮阳板(2)、直流稳压器(4)、交流电源(13)、交流转直流式整流器(10)、单联双控开关(11)、带插座的开关(12)和直流风机(6)电连接起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风罩(5)通过风罩侧面的固定螺栓与建筑外窗(8)的窗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支撑杆(1)通过碰撞螺栓连接在建筑物阳面外墙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1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光电组件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观果植物培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