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9048.1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4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2/7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对应连接具有不对称结构的挠性线缆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挠性线缆为一种具有扁平状结构的讯号传输线,因其结构简单、轻薄、耐挠曲及低成本的特性,而广泛取代软性电路板或同轴线缆被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上。挠性线缆的结构主要由相互平行且等距排列的数条导线及包覆导线的绝缘层所构成,导线的两末端外露于绝缘层外,以构成传输讯号用的接触点。于挠性线缆的两外侧缘均设有由绝缘层构成的预留边,其宽度通常不小于两扁平导线的间距。
随挠性线缆使用领域不断扩大,因而出现必须将挠性线缆一末端同时连接到二个或更多系统的应用需求。传统常见的解决方法包括:可采用于原有挠性线缆上,另外分接一条挠性线缆的方式,以达到将一讯号源分接至二系统的目的,或者可直接在挠性线缆相邻两导线之间进行切割,使其末端被切割成两分离部分,借以连接到不同系统上。后者所采用的方法较前者节省成本,但缺点在于,若相邻两导线之间的间距够大,于切割后形成的分离部分,其两外侧缘的预留边不会相差太多,但随着挠性线缆的布线愈趋密集、导线间距变的更小的情况下,分离部分的两外侧缘的预留边会出现明显的左右不对称,这样的不对称结构会严重影响到挠性线缆与电连接器间的接触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有效解决挠性线缆因经过切割分线而形成不对称结构等问题,同时不需大幅更动整体传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及固定于该本体的数个端子,该本体设有一底座及数个端子槽,该些端子槽沿着该本体的长度方向排列,该些端子分别设置于该些端子槽内,其中,于该本体的底座两侧各设有一左限位面及一右限位面,该左限位面与最邻近的该端子槽之间形成一左侧间距,该右限位面与最邻近的该端子槽之间形成一右侧间距,该左侧间距不等于该右侧间距。
该左限位面及该右限位面位于该些端子槽的排列范围外,且相隔于该些端子槽相互面对。
该本体的底座两侧各设有一挡块,该左限位面及该右限位面分别设于该二挡块上。
该本体更具有一左侧壁及一右侧壁,该左限位面设于该左侧壁上,该右限位面位于该右侧壁上。
该本体上更设有一可旋动的活动掀盖,该本体的底座、该活动掀盖、该左限位面及该右限位面之间包围形成一开口。
该些端子槽相互等距排列,且相邻二端子槽的间距不等同于该左侧间距及该右侧间距。
该些端子槽相互等距排列,该左侧间距大于相邻二端子槽的间距,该右侧间距小于相邻二端子槽的间距。该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一挠性排线,该挠性排线具有相对的一原始预留边及一切割边,该左侧间距对应于该原始预留边,该右侧间距对应于该切割边,且该右侧间距小于该左侧间距。
该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一挠性排线,该挠性排线具有相对的一原始预留边及一切割边,该右侧间距对应于该原始预留边,该左侧间距对应于该切割边,且该左侧间距小于该右侧间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连接器,可有效解决挠性线缆因经过切割分线而形成不对称结构等问题,同时不需大幅更动整体传输结构。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于任一端子处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本体两侧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使用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挠性线缆,于切割分线后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切割端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切割端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之间尺寸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用于电性连接一挠性线缆,其包含有本体10、数个端子20、活动掀盖30及一对金属片40。数个端子20、活动掀盖30及一对金属片40分别组装于本体10不同位置以构成一完整的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演奏动作显示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湍流非直接数值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