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约束拉杆双层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8907.5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蔡健;刘鸿亮;杨春;陈庆军;姜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 拉杆 双层 型钢 混凝土 组合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约束拉杆双层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背景技术
无论单层钢板组合剪力墙还是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当采用平钢板、抗剪连接键和混凝土组合时,要求钢板厚度较大,否则钢板的屈曲趋势很难阻止,进而组合剪力墙效能减弱。但是当结构中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而组合剪力墙是为了增大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时,选择厚钢板显得不经济,市场难以接受。所以迫切需要研究一种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抗侧刚度大、受力合理、滞回性能好的组合剪力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侧刚度大、受力合理、滞回性能好的带约束拉杆双层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带约束拉杆双层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包括边框柱、边框梁及中间的墙体构成,所述墙体包括约束拉杆、双层压型钢板,该双层压型钢板之间构成夹层,在夹层内设置形状与该夹层相应的混凝土墙板,所述约束拉杆穿过双层压型钢板,该混凝土墙板通过约束拉杆被紧固在双层压型钢板的夹层内。
所述约束拉杆为多根;所述约束拉杆由双层压型钢板的波谷位置穿过,布置形式为沿墙体竖直方向并列排列。
所述边框柱、边框梁为型钢,所述双层压型钢板四周与型钢焊接成一体。
所述边框梁、边框柱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双层压型钢板四周通过埋设在边框梁和边框柱中的连接板焊接成一体。
所述约束拉杆是至少一端有活动螺母的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克服了薄钢板剪力墙的易屈曲、滞回性能差、承载力下降大的缺点;
2、墙体包括约束拉杆、双层压型钢板,该双层压型钢板之间构成夹层,在夹层内设置形状与该夹层相应的混凝土墙板,所述约束拉杆穿过双层压型钢板,该混凝土墙板通过约束拉杆被紧固在双层压型钢板的夹层内;约束拉杆把混凝土墙板和压型钢板紧密连结并共同工作,约束拉杆、压型钢板能对混凝土墙板形成约束,有效改善混凝土墙板的受力性能,避免混凝土墙板受压损伤后剥落过早退出工作。
3、约束拉杆采用螺栓连接,施工方便,传力机制比较明确,利于理论分析;避免了采用加劲肋或栓钉时,施工难度大及焊接连接方式,可能会对厚度较小压型钢板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在焊缝处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的缺点。
4、混凝土墙板是在双层压型钢板之间的夹层内填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构成形状与夹层相同或者相应的混凝土墙板,这种结构的混凝土墙板能有效地阻止压型钢板的向内屈曲及阻止压型钢板的波折曲面被拉平,约束拉杆能有效地推迟压型钢板的向外鼓曲,从而实现压型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受力,增大结构抗侧刚度,滞回性能得到改善。
5、压型钢板布置在构件的外表面,正常使用状态下压型钢板处于弹性受力状态,不会出现表面裂缝或屈曲,不会对建筑或装饰外观造成影响。
6、施工方便且可节省模板,可采用逆作法,加快施工进度;另外约束拉杆设置在压型钢板的凹槽内,可避免拉杆端拉杆端突出墙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带约束拉杆双层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主要由边框柱1、边框梁2及中间的墙体构成,墙体包括约束拉杆4、双层压型钢板3,该双层压型钢板3之间构成夹层,在夹层内设置有形状与该夹层相应的混凝土墙板5,所述约束拉杆4穿过双层压型钢板3,该混凝土墙板5通过约束拉杆4被紧固在双层压型钢板3的夹层内。边框柱、边框梁可采用型钢,所述双层压型钢板四周与型钢焊接成一体。混凝土墙板5是在双层压型钢板3之间的夹层内填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构成形状与夹层相同或者相应的混凝土墙板5,这种结构的混凝土墙板5能有效地阻止压型钢板的向内屈曲及阻止压型钢板的波折曲面被拉平,约束拉杆4能有效地推迟压型钢板的向外鼓曲,从而实现压型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受力,增大结构抗侧刚度,滞回性能得到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连接机台内部工艺信息的缺陷监控方法
- 下一篇:流化床反应器